提起武昌粮道街胭脂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特别是武汉女人大概无不知晓。上世纪90年代,爱美的武汉姑娘淘来各式的零碎布料,拿到这里给巧手的裁缝制成摩登的时装。
回望
华中各省卖布人都来进货
胭脂路这条小街在武昌区纵横交错的道路网中,并不引人注意,但这条街上的布料和服饰生意,却已风风火火地经营了20多年。一位在胭脂路上卖冷饮的老婆婆告诉记者,靠着来这里进货、选布、做衣服的人流量,她的这间小店维系了20多年。
据了解,二十年前华中、华南各省卖布的人都来这里进货,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胭脂路在全国已经小有名气,全国各地的演艺界名人都来这里加工各种服装。
2005年,胭脂路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胭脂山衣坊,街区内一块巨大的石碑上书《胭脂山衣坊记》,据了解这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所提。
而昨日,记者从粮道街办事处得到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胭脂山衣坊有240户商铺,年销售额6000多万元,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就有97户。
转型
从布匹批发到成衣定制
上世纪90年代初,胭脂路在经历了布匹批发的黄金年代之后,武汉三镇类似的布匹批发市场不断出现。各市场之间陷入同质化竞争,胭脂路的优势渐弱。
而当时,众多追求时髦的年轻女性中流行起一股风潮,按照当时热播的影视剧中女主角的着装定制服饰。胭脂路上的店主们由此得到启发,开始走上出售布料与定制衣物合营的模式。
这种混合经营模式保持数年之后,一些店主发现,顾客在店内挑选布料的时间过长,不如直接在店中挂出成衣。于是一些店主做出大胆尝试,将布料全部撤出店铺,让顾客直接挑选成衣,没想到此举大获成功,这种模式由此在胭脂路各店铺广泛推广。{page_break}
优势
数万元礼服2000元定制
在一家成衣店内,记者看到茶几上摆放着数本最新的时尚杂志。店主告诉记者,杂志上的服饰款和各大奢侈品牌的新品发布会,就是他们裁制新衣的样本。
记者在店内看到一件今年巴黎时装周展出的礼服,正品售价数万元,而在此定做只要不到2000元。店主称,对于多数工薪阶层都市女性来说,品牌和质地并非最重要的,她们永远在追求最新颖时髦的款式。
采访中,记者遇到一位在汽车企业工作的女士,几年前她嫁了一位法国人,今天刚刚从巴黎飞回武汉,马不停蹄地就来到胭脂路定做衣服,且一定就是近20件,她说,“定做的和在商场买的穿起来感觉是不一样的,我喜欢定做这个过程。”
特色
老外做旗袍一做上百件
在胭脂路上,每走几步就可以看到一家专做旗袍和唐装的成衣店。在一家专门定做旗袍和唐装的店铺“美丽来”,老板陈明华女士向记者介绍,该店已经在胭脂路做了20多年的旗袍,家族经营,手艺不传外人。
陈明华的父亲早年曾是湖北美院时装部的打板师,来胭脂路开店的第一天亲自设计缝制了一件旗袍给门前的模特穿上。20年过去了,这家店还是坚持做旗袍生意。如今来这里定做旗袍的人年龄从10岁到100岁不等,多数已是熟客。“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十几岁时嫁到武汉,她一生中一年四季只穿旗袍,在我们店做的旗袍就有几百件了。”陈明华称,每年的3月到7月为经营旺季,每月营业额均为数十万元。
街口一家最初专营绸布的店铺,十年前也开始定制旗袍和唐装。据店主介绍,他们从来没有花钱在哪里做过广告,生意却一直不错,靠的是人传人的口碑。特别是近几年,他们又迎来了新的客户群体——在武汉生活的外国人。
店主称,在汉的留学生们对中国服饰都特别着迷,有的在毕业之际十几人“组团”来做旗袍,一做就是上百件带回国。
记者在采访时,一位孕妇走进店中,迅速选定了一块浅粉色真丝面料。她告诉记者,她是要为自己即将出生的宝宝做小旗袍,因为本人酷爱穿中式服装,所以想在宝宝满月的时候就穿上迷你旗袍,一起拍母女照。
花絮
胭脂路渐成“女人街”
走遍街内的上百家店铺,记者发现从顾客到店员,有90%以上都是年轻女性。粮道街办事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由于店铺主营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这里的主要客户群体是不同年龄层的女性,而“女人更懂女人”,因此从店主到设计师、导购员基本都为女性。据统计,在胭脂路已经有30位女性自主创业成功,近百名下岗女工在此就业。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