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行政事业发展、运行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对加强资产管理工作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强化资产使用单位对资产管理的认识
一是以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实物资产负责,从上级层面引导职工加强对实物资产管理的重视。二是将资产管理与人事任用挂钩,加强对资产管理能力的考核。三是充分利用好每年进行的资产信息统计,安排专人进行账物核实,建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系统数据,使本单位实物资产做到有据可循、有档可查,知根知底。
二要加强沟通协调实现资源共享
一是进一步确立“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二是建立完善相关监管机构,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强化资产监管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实现部门资源共享,在减轻现行工作量,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的同时,使资产监管更加精确全面。
三要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强化资产采购控制
一是坚持突出重点、保证急需、勤俭节约原则。二是制定资产配置标准,按照配置标准严格审核审批。三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存量资产使用效益,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调剂整合工作机制,盘活闲置资产使用效率。四是以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为依据,严格执行资产采购控制,报废一批,采购一批,避免盲目购置、重复购置。
四要加强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
一是将单位现有的资产存量纳入财政部门编制部门预算、配置资产的依据,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的合理性。二是将企业财务管理引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三是将资产的人均占有率、增长率、闲置率和流失率等列入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考核中,将评估结果与单位领导的绩效挂钩。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