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技能标准在规范针织从业人员操作、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推广先进工艺技术和操作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 在近日一次采访中,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林光兴向记者表示:“接下来,协会将进一步对培训教材进行规范,补充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林光兴所说的标准就是针织行业纬编工、经编工、整经工等多个主要职业工种的标准,该标准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制定,长期以来为针织主要从业技术工人提供了完善的操作规范指导和理论支持,被许多针织企业采用,持续推动着针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稳步前进。
行业技能人才的“摇篮”
针织行业主要职业技能标准编制于2000年,当时的情况是,一直以来针织行业操作工基础理论水平参差不齐,熟练程度差异较大,熟练操作工数量比重不高,直接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走访、调研针织产业集群和大量企业时发现,高技能操作工的缺乏在整个行业是普遍现象。针织企业挡车工多数是从农村招来的,基本没有接受过相应培训,由于不懂原理又缺乏指导,难以适应工作的要求,导致当时有的企业虽然有先进的设备,但工人技术跟不上,致使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企业一直试图通过加强培训提升工人的技术水平,但由于之前没有职业标准,培训起来事倍功半,指导的规范性、科学性也有待提升。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调查和研讨,协会推出了经编操作工、纬编操作工、整经操作工等职业的技能标准和操作规程,多次在协会理事会、技术年会上发布,广泛征求意见。标准从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出发,对操作工的基本要求作了详细的规定,明确了每个工序的技能要求。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和主要省市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赴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等地宣贯,由行业协会、院校及一线操作能手解读标准。协会以操作工职业标准为依托,陆续编写了培训教材,这些教材适应区域差异的需要,根据当地行业实际,帮助制定相应操作法,推行先进操作理念,指导一线工人和管理者,得到协会、商会的响应,受到企业的欢迎。操作规程和培训教材的出台与不断完善,逐步帮助解决困扰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难题。
标准得到了产业集群地区的关注。广东佛山张槎、浙江象山、福建晋江、浙江瑞安、江西南昌青山湖等纬编集群,福建长乐、浙江绍兴杨汛桥、江苏常熟梅李、广东佛山等经编集群对标准进行试用推广。广东佛山张槎、江西南昌青山湖、福建长乐、浙江海宁还举行区域技能竞赛和操作擂台赛,掀起岗位练兵,技术交流,创优争先的热潮。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陈自义说:“从2000年开始,我们参加了协会在佛山、广州、杭州、宁波、绍兴、泉州、济南举办的宣贯会,协助协会普及这几个标准,难度不小,但是一旦企业感到效果明显,马上开始重视,有的还作为工人培训、考核、竞赛的依据。这么些年看来,标准科学严谨,意义重大。”
技能与理论“营养”均衡
“从行业角度来说,操作工的技术水平和技能人才的储备会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林光兴说,“没有好的人工配合,机器不可能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对好的设备也是个浪费,而优质产品的生产加工对操作工的要求很高。随着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不少企业拥有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先进设备,相应地,也要求知识型的操作工与之配套,操作工不光要知道怎么操作,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操作,更要知道如何操作更好。要求操作工具备一定的工艺设计、设备维护、电脑控制和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掌握较高的操作技能。其实,理论知识有助于技能的提高。”
因此,针织操作标准中建立了技能要求与理论知识的对应关系,强化了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例如在经编操作标准中,对初、中级操作工要求掌握针织机基本构造、常用原料的基本知识,穿纱规律知识,常见疵点的判定方法,设备机械传动知识、送经控制工作原理、织物密度调节基本原理,设备良好状态技术标准等。对高级工加入了各类坯布质量标准和各类疑难织疵分析处理知识,编花行程链块及主要机件工作原理、相关调节知识,一般工艺设计和设备运转状态检查等多项要求。按照这个标准培养出来的操作工,综合素质大幅提高,不仅能够有效把控产品质量,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接受速度较快。多次参与标准审定宣贯工作的原石家庄纺织总公司高级工程师魏子忠总结说:“标准有高度、有力度,对行业整体职业技能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应当加大宣传。”
{page_break}
造就一批全能型技能人才
针织生产中小批量、多品种、多批次已经成为常态,一台机器一天可能要变换多种工艺,如操作工不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将对生产造成极大不便,这种情况也对企业的车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标准中规定,技师、高级技师更要有一定的综合技能和知识,需具备常规品种产品设计、工艺参数制定和基本工艺要求相关知识,能将工艺质量、设备维护、技术革新等知识融会贯通,能参与推广应用针织新技术,能参与制订各工序和各机型的规程,能参与车间技术管理、工艺管理流程制订与实施。
目前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大,所以对员工的定期培训越来越重要,标准中对技师提出要求,能参与组织工人操作培训、考核,能组织操作工培训,编写培训教材,能参与企业操作工职业技能比赛方案和规则的制定。
标准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走向完善,为使针织操作工职业技能标准长期发挥作用,近年来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在浙江瑞安、江苏常熟梅李、浙江绍兴杨汛桥等地召开现场讨论会,结合实际使用情况,简化标准条目,突出技能要求与知识要求的结合,对持续推进标准的完善工作,取得一定效果。
纬编操作标准起草者之一,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汤文宏认为:“标准导向作用是明显的,还要进一步简练,要更有针对性,更加突出重点,纬编配套教材还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调整,做到更加规范,丰富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林光兴强调:“深入实际,掌握一手资料,不断完善标准和教材,体现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造就一批熟练掌握多种机型操作、理论知识过硬、能当教练的全能型新型技能人才,这是行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要求。”
“‘十二五’是纺织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针织行业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人才建设是针织行业发展提升的关键环节。我们将根据纺织强国建设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人才建设。以针织行业操作工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托,推动行业操作工队伍整体水平的全面、快速提升,满足行业高效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操作人才的迫切需求。”对于针织行业未来人才队伍的建设,林光兴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