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6日,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司长秦玉才到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贺兰园区进行调研。据悉,该园区是国家批准成立的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此次调研的贺兰园区目前正在进行一期项目建设,包括30万吨如意纺高档纱线等4个项目。秦玉才在了解情况后表示,要抓住机遇,建设全产业链高端纺织生产基地。
作为比肩宁东基地重工业的自治区“二号工程”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已然在黄河两岸扛起了宁夏轻工业跨越发展的大旗。该产业示范园区是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的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是自治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的重大项目。
纺织园贺兰园区,计划分两期建设。目前,由山东如意集团投资建设的如意科技时尚产业工业城项目正在加快建设,6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同期拔地而起,建设现场热火朝天。“一期包括30万吨如意纺高档纱线项目、2万吨高档如意纺精梳纱线项目、1亿米如意纺高档面料项目和年产3000万件如意纺高档服装项目。”贺兰县负责人信心满怀地说,项目进展顺利,将围绕高端化、科技化、品牌化、国际化,打造以科技纺织为基础的千亿级时尚产业集团。
秦玉才表示,要抢抓“两区”建设机遇,建设最高水平、最具竞争力的全产业链高端纺织生产基地,形成以熔体直纺彩色涤纶纤维新材料生产为主体,以色纺色织、服装、装饰产品等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的全新现代化生态环保集约型纺织工业基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自治区政协主席齐同生,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徐广国,银川市委副书记、贺兰县委书记杜银杰,银川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云峰等陪同参加调研。
新闻延伸--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
2011年9月2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宁夏银川承接产业转移(生态纺织)示范区实施方案》,这是国家发改委在全国范围内批准建立的第一个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该示范区还被初步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呼包银榆重点经济区发展规划》。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是示范区的核心产业园区,被宁夏自治区政府确定为“二号工程”。
一、 园区基本情况
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东郊,西依贺兰县城,东临黄河,北与通义乡相临,南接青银高速公路,西有京藏高速公路,区位条件优越。
园区将打造从纺织新材料到色纺、色织、服装、家纺、装饰、物流等产业一体化、产业链完整的生态纺织体系。积极探索产业转移承接发展新模式和区域合作新途径,并在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区域合作、民生改善等方面开拓创新、积累经验,使之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突出、生态环境优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挥引领宁夏,示范西北的积极作用。
二、园区规划产业定位
经过几年努力将宁夏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建设成为经济运行高效,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产业布局科学合理,环境优美舒适,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高,支撑体系健全有力的国家级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
园区规划占地30000亩,分两期建设,建成后总产值可达1500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10万人以上。
到2015年,生态纺织产业集群初步建成,承接产业转移投资规模累计达到5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
到202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生态纺织产业链,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承接产业转移体制不断健全,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显著提高,成为西部重要的生态纺织产业基地。
三、园区主要建设内容
1、产业链核心环节——熔体直纺多色系彩色涤纶环保新材料项目
以原液着色彩色涤纶丝生产技术为主体,建成8家超大型化纤龙头企业,形成年产300万吨熔体直纺及切片纺彩色涤纶纤维的生产规模,主要产品为多色系聚酯纤维,同时,部分单元或生产装置兼顾同为聚酯类型的其他如PBT、PTT等新型聚酯产品的生产,满足下游羊毛/涤纶混纺、涤纶/粘胶混纺(仿毛)、彩棉/涤纶混纺、亚麻/涤纶混纺和有色涤纶非织造(无纺布)等纺织企业的原料需求,满足经编、纬编、机织、电脑刺绣等家纺、装饰以及缝纫线、篷布等产业用纺织企业生产需求。
{page_break}
2、产业链上游——基础资源与配套产业
为满足特种功能彩色涤纶短纤维和有色长丝生产需要,拟配套新建2家年产120万吨的精对苯二甲酸(PTA)和2家年产60万吨乙二醇等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生产线、年产4.5万吨色母粒及功能母粒复配生产线以及年产4.5万吨聚酯纤维生产用油剂生产线,形成为彩色聚酯纤维及相关产品主体产业配套的新材料基础原料加工基地,为多色系熔体直纺彩色涤纶纤维生产提供原材料支持。
3、产业链下游——为内地产业发展提供新型材料支持
建成纺织化纤面料及后整理配套生产企业群,重点进行新型有色涤纶高档时尚服用纺织品、家纺装饰面料以及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用纺织品的深加工生产,最终形成7大类型以及相应数量规模的纺织品。并以此基础,向服装产品、家纺产品、汽车内装饰布、遮阳网、蓬盖布、线带、毡毯等系列终端产品生产拓展。
①纤维纺纱(短纤)织造加工生产企业
5-8家大型纺纱企业,36家织造企业,25-27家针织企业,生产包括彩色涤纶短纤维、彩色涤纶长丝以及各类混纺纱线,总量为49.07万吨。生产包括T/C、T/R仿毛、T/W、涤纶丝等材质、各种规格织物48.14亿米,包括服用、装饰用以及类似箱包布、工业篷布、帐篷布、雨伞布、广告灯箱布等在内的产业用纺织品。
②制线及花式线、丝带加工生产企业
8家各种类型的制线及花式线、丝带加工生产企业,形成年产1.68万吨缝纫线、绣花线、织带、商标制品以及各类绳带等产品的加工能力。
③短纤非织造布加工生产企业
8家水(针)刺短纤非织造布加工生产企业,形成年产7.68万吨无纺布材料制品加工能力。
④纺织品高附加值深加工生产企业
为获得高附加值,实现生态化产业园发展的同时发挥最大效益,产业园各种类型的纺织品大部分将进行各种深加工,为此,产业园配套建设了10家织物前处理与后整理加工生产企业、2家织物涂层与复合加工生产企业和3家数码印花与织物深加工企业。形成T/C、T/R及100%T印花织物、涂层轧花织物、产业用高强涤纶工业丝织物在内的总量为48.14亿米织物面料。
⑤服装以及家纺加工生产企业
35-40家服装、刺绣与家纺加工生产企业,形成包括学生装、企事业单位工作装、部队服装、特殊行业工作服、运动装等类型的4702.9万套服装和1646万套窗帘、沙发、台布、刺绣花边、墙布以及床上用品等产品。
⑥其他
从产品调剂方便考虑,产业园还具有84万吨切片及包装薄膜产品的生产。
四、园区配套设施
建设与园区配套的以有“生态纺织”为特色的现代化商务与时尚活动中心及相关基础设施:
l 1个科技研发平台和1个综合检测认证中心;
l 1个纺织品批发专业市场与国际贸易商务区;
l 1个园区专用自来水厂和一个大型生产污水处理中心;
l 1个园区专用热电厂及4个变电站;
l 2家基础原材料仓储配送、成品仓储与物流运输服务企业;
l 3-4家大型星级酒店宾馆和1家大型商务会展中心;
l 1个园区管委会行政中心和1个生态纺织主题广场;
l 8-10个大型安居住宅小区及相关配套公共设施;
l 1个由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院组成的教育基地;
l 1所大型医院和1个武警消防中队(消防安全监控与应急保障中心)。
五、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凡是入园企业自建成投产后开始计算,前3年自治区地方各项税收征收后由财政按征收额全部奖励给纳税企业,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后3年由财政按征收额的50%奖励给纳税企业。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