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在中国的服装行业,产能过剩、产品积压、库存较高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一些服装品牌不得不采取大量关店的措施来收缩战线,有的则被迫在网上打折销售,来消化高库存。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曾经辉煌一时的体育运动品牌。无论是在北京奥运会时达到巅峰的李宁,还是后起之秀安踏,都面临着利润率急剧下滑、高库存加剧的压力。
更多的人将这些企业所遇到的困难归结为外部环境的恶化,比如,人工和原料成本的增加,比如市场的逐渐饱和,还比如国外品牌的竞争。
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但并不是这些企业经营状况迅速滑坡的全部原因。
面对同样的市场,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出现了问题,一些品牌,尤其是国外的一些品牌反而在中国的市场打开了局面,而且形势还越来越好。且不说来自美国的耐克和来自德国的阿迪达斯。我们邻国日本的服装企业优衣库就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9月底,日本休闲服装品牌优衣库在上海的旗舰店正式开业,这是其在全球最大的旗舰店。不仅如此,优衣库有关人士还表态,将在未来每年新增的店铺约100家。
优衣库早在2002年进军中国并在上海开设中国第一家店铺。目前中国是除了日本以外店铺数量最多的市场,据统计,加上台湾,香港地区,优衣库在中国的50多个城市,店铺的数量总共有252家,其在日本的店铺数量是852家。
为什么在经济形势不景气、国内服装品牌纷纷收缩战线的时候,来自日本的优衣库反而能够逆市而上。
精准定位消费对象无疑是优衣库成功在全球开拓市场的重要因素。
从优衣库创立之初,其创始人柳井正就将产品定位为休闲服饰,并努力将优衣库打造成服装销售业的肯德基。
多年来,优衣库似乎从未改变初衷。其仔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对于产品的推出非常精准。比如,在中国市场,他会根据中国人的体型,生产符合一部分人要求的服饰,无论从尺寸还是款式,并大规模推出产品。
更重要的是,优衣库的产品几乎全是基本款,“完美基本款”已成为其销售哲学。因此不必紧随时尚潮流不断变化产品设计,更不会轻易更换供货商,从而有效控制了成本和价格。
不仅如此,对于销售场所,优衣库也有严格的要求,店面不仅宽敞整洁,而且员工的服务水平也很高,显然都经过严格、统一的培训。
反观国内的服装品牌,尤其是体育品牌,消费对象定位不清已是普遍现象。以李宁为例,在经历过辉煌之后,曾经试图向高端化进军,但显然出现了偏差,不仅没有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还导致原来的一部分消费者流失,从此开始走下坡路。而且李宁还在走运动路线还是休闲路线方面出现了摇摆不定的波动,至今这一问题都未得到很好解决。
在专注主业方面,包括李宁在内的企业也曾出现偏差。还以李宁为例,有很长一段时间,其掌门人甚至涉足房地产等其它不相干业务,这无疑都影响了其主业的进一步拓展。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这种多业经营尚能支持,一旦出现经济波动,危机自然不可避免。
在日本,专注主业已经成为其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企业都致力于做百年老店,这也许是中国的企业应该借鉴的一面。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