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央行紧盯资金利率 流动性管理趋灵活

央行紧盯资金利率 流动性管理趋灵活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周四再度暂停上周二刚刚重启的逆回购操作,本周亦转为小幅净回笼50亿元人民币。市场人士认为,逆回购重启或暂停的意义已趋于淡化,基于保持银行间流动性相对平稳及减少资金利率波动考量,央行流动性管理手段将更加灵活。

  紧盯资金利率,流动性管理趋灵活


  10月下旬,在财政缴款与月末等因素的联合作用下,银行间七天回购利率大涨至5%以上,而14天回购利率亦一度飙升至6.6%的高位,均创下了6月末以来的最高。


  在此背景下,央行于上周二意外重启已暂停三次的逆回购操作。市场人士认为,此举意在缓和月末货币市场上的紧张情绪,稳定机构预期,以推动资金供需恢复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公开市场操作就是缺水了放水,水多了停一停,需不需要放水央行会掌握好的,”华北一银行交易员表示。


  杨浩认为,对央行的操作主要关注一点就够了,那就是市场资金利率,央行的微调就是对利率区间管制,若七天利率4.5%以上,则放逆回购;4%以下少放点或者暂停都没问题,“微调而已,并不是货币政策大幅收紧的信号。”


  他并指出,其实整个银行体系并不缺流动性,单从逆回购投放量来看,其实绝对投放金额并不大,相比于7、8月的单周净投放,10月的投放量其实已经大幅缩小,只是经历过6月钱荒之后,逆回购操作的意义更在于稳定市场预期,防止过度恐慌。


  今年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一波三折。年初以逆回购发端,随后停逆转正,并在5月重启央票发行。经历6月“钱荒”后,7月末央行又重启逆回购,期间并伴随数次三年央票的到期续发。


  央行近日对近期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给出了解释。央行称,通过续发行三年期央票冻结长期流动性,通过常备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提供必要的短期流动性支持,两种操作相结合,既有利于在未来国际收支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保持流动性适中水平,也有利于维护货币市场的稳定。


  货币政策或稳中偏紧


  中国央行最新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传递出一个简单明确的思路:要稳增长,只能维持中性的货币政策;而要去产能,就必须保持偏紧的货币环境。


  “现在至年底,央行的货币政策比三季度略微偏紧一点,主要还是由于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跟社会融资总量超预期的影响,”杨浩预计。


  中国总理李克强此前在有关经济形势报告讲话中亦指出,就货币来说,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余额3月末超过了100万亿元,已经是GDP的两倍了。换句话说,就是“池子”里的货币已经很多了,再多发票子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北京一银行交易员亦认为,目前来看,央行今年M2增速控制在13%的目标很难实现,而CPI亦有反弹之势,“央行最近说的和做的,都是在释放谨慎的信号,只不过上次逆回购一做,大家有些误读,纯粹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了。”


  路透综合21家机构预测中值结果显示,中国10月通胀预计在食品价格拉动下有所升温,调查结果显示,即将于本周六(9日)公布的10月CPI同比预计上涨3.3%,较上月有所反弹。


  “为什么央行逆回购投放量不大,但却能导致货币市场利率的快速回落?这也反映了更多的资金其实并不在银行间,而是去购买了非标资产,”杨浩称。


  “稳增长已经差不多了,那接下去就该调结构了。”上海一银行分析师表示,“金融系统的调结构怎么调,那就是把错配的杠杆给降下来,把钱投到该投的地方去。”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政策操作的目标之一仍为控制同业等非标准化融资。据四位消息人士此前透露,央行官员在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会议上表示,仍建议机构要适度收缩杠杆,不要太激进,以免在资金面紧张时受到冲击。


  陈龙认为,货币政策趋紧,一方面是未来外生流动性趋于宽松,央行有对冲的需要;另一方面,当前的货币供应量确实太多,无法完成去杠杆调结构的目标且通胀压力上行,央行有收紧的需要。同时,维持中性偏紧的状态有利于金融改革及风险防范。


  “逆回购操作可能渐渐退出,而正回购出现的概率已经在地平线上,”他称。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