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法国两大时尚巨掣路威酩轩(LVMH)与巴黎春天(PPR)均已公布营销收入继续高歌猛进的好消息,他们对男装的重视,成了很多主流服装系列的重要推手;而审美变化纯属个人癖好(这也是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它完全取决于设计师的个人劳动以及他们推波助澜的意愿。
自艾迪·斯理曼(Hedi Slimane)去年担任圣?罗兰 (Saint Laurent)创意总监以来,就完全摈弃公司昔日风格,推行全新的设计理念,巴黎春天(PPR,圣·罗兰品牌的持有者)希望圣?罗兰这个反复无常的品牌能给自己带来持久的利润。这只是对旗下其中一个品牌、而不是唯一至关重要的品牌进行改头换面;从他去年10月大张其鼓地推出首个女装系列(简单地翻新:时装编辑对他独断专行的举动愤愤不平,而各门店对他设计的服装却是交口称赞),到上世纪90年代末担任圣?罗兰男装设计师,再到2007年他离开迪奥男装(Dior Homme),斯理曼的自身经历就是一部不断推陈出新的历史。
他推出的2013年秋冬男装系列品类齐全,完全能满足圣?罗兰拥趸之需要。尽管T型台的男模超级骨感,但门店销售的服装(如粗呢连帽外套与黑色细长翻领外套)很容易换成宽尺码。斯理曼在迪奥把这种设计伎俩日臻完善:那种看上去只有模特才穿得进去的衣服,消费者也能轻易穿上。
如果说年轻情结在他昔日的设计中似曾相识,在当前的服装业更是如此,而当前的服装界往往对年轻人真正的喜好视而不见。既然斯理曼已在圣·罗兰拥有绝对权威,或许下次可能会放松要求,彻底舍弃自己以前的设计,不断拓展自己的设计思路。
与此同时,英国设计师金姆·琼斯(Kim Jones)则给路威酩轩注入了真正动力。担任路威酩轩男装设计师四个服装季以来,他推出的男装集时尚与奢华的实用性于一体。其设计的服装,不管是拉链式鹿皮外套,还是胸前带雪豹图案(由查普曼兄弟(Chapman brothers)所创作)的毛衣,都能从T型台上直接进到全球各地门庭若市的路威酩轩门店的男装专柜。
其它未卜先行的巴黎知名品牌还包括路威酩轩旗下的伯鲁提(Berluti,这家名鞋公司推出了手工服装,它用声名狼藉的外套与精美成衣进行混搭)、爱马仕(Hermès,它的时尚海军蓝外套与翻领毛衣能给人以自信感)、华伦天奴(Valentino,为威尔士亲王(Prince of Wales)设计的服装出类拔萃)以及朗万(Lanvin,大张其鼓推行休闲鞋与正装混搭的时尚风,这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朗万自己推出的亮丽运动鞋)。但纪梵希(Givenchy)依然恪守自己的原有风格,不断推出供不应求的印花服装以及黑色休闲款无翻领成衣。而迪奥男装则是逆其道而行之,它推出的拉链式西服迥异于所有迪奥的现有款式(迪奥的风格一目了然)。
当然,其它许多独立品牌展示的则是另一种变化——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特色鲜明。举个例子,对颜色与面料眼光精准独到的比利时设计师德赖斯·范诺顿(Dries Van Noten)推出了用印有金黄色玫瑰小花的蓝色面料制作的外套,既自成风格,又附和了当今流行男装的节拍——与整洁风格渐行渐远,转向欢快凌乱的风格。
Comme des Garcons用装饰面料制作夹克与燕尾服,同样显得个性十足(无须提及它的衬衣系列,它们采用沃尔特?迪斯尼(Walt Disney)的原始做法,把米老鼠印到T恤、衬衣与裤子上——对于这家蒸蒸日上、独立性很强的公司来说,未来衬衫这一块的销售量将不可限量);瑞克·欧文斯(Rick Owens)推出的外套由织有明暗水平线的手纺布料制作而成;拉夫?西蒙斯(Raf Simons)则把宽摆外套、带图案的编织毛衣以及颜色鲜明的衬衫一股脑儿穿在身上,试图打造出全新、洒脱的男装风格。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