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海澜之家借力户籍改革扩张门店

海澜之家借力户籍改革扩张门店

中国的服装制造遍布全球,却少有叫得响的自主品牌,也很少有与之配套的营销服务理念。海澜集团的转型关键正是瞅准这一空档,打造一个营销、服务、零售都让人记得住的民族品牌。此次,借力户籍改革 ,海澜之家门店可扩张至5566家。

  目标价9.02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测凯诺科技2013-2015年的EPS分别为0.32、0.41、0.52元,根据品牌服饰现阶段平均估值,即参考2013年业绩20倍PE,鉴于海澜之家处于快速扩张期,给予一定溢价,对应2014年22倍PE,目标价9.02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借力户籍改革,海澜之家在目前店铺体量上仍可继续高速扩张。根据经验值,大众服饰品牌的门店上限约4500家,超过这个数量企业经营效率开始下降。我们通过测算后认为,定位中低端男性消费者细分市场的海澜之家借力户籍改革,在目前的店铺数量上还可继续实现2807家门店的扩张,达到5566家,其中2014、2015年的门店增速将达到19%、16%。


  户籍制度抑制消费力释放,农民工衣着支出有近一倍的增长空间。当前农民工收入已经超过城镇居民,但由于缺乏社会保障消费能力受影响,其人均衣着支出为990元,仅为城镇居民的一半。如果能完成户籍改革,促使农民工消费习惯向城镇居民趋同,其人均衣着支出将达到1858元,与当前支出相比有近一倍的增长空间。


  户籍改革纳入三中全会议题成为推动消费力释放加速的催化剂,中低端市场定位使海澜之家成为主要受益标的。三中全会决定“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户籍化改革进程可能超过预期。


  农业转移人口以中低收入中年男性为主,市场上鲜有符合该群体需求的服饰品牌。海澜之家三、四线城市中低端中年男性的定位将获得该群体的青睐,为自身门店的扩张带来计划之外的惊喜。


  风险提示:公司管理能力无法满足要求、城镇化进程低于预期。


  相关链接:


  定位“男人的衣柜”让人们记住了海澜之家。每个卖场内,成年男性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正装到休闲所需的四季服饰一一陈列;传统“人盯人”的导购模式被彻底摒弃,所有产品按品种、号型、规格分类出样,消费者根据导购图自主选衣,只有按响货架旁的按铃,才有服务人员来提供帮助。


  这种服务的背后是一套全新的经营模式。在海澜之家工业园,被周建平称为“总部大脑”和“神经中枢”的研发大楼和物流园隔路相望。整个产销流程中,海澜之家掌握了上游的“产品企划、品牌管理”,各地供应商将产品集中到物流园后再统一发往全国门店,中间的“成衣生产”环节则被外包出去。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