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悲壮上路之后,有人顺利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将“雪球”越滚越大,甚至登陆纳斯达克,从成功走向成功;也有人一路磕绊,几度抗争,却难逃“亡也忽焉”的厄运,仰天长叹后退场;还有人永不言弃,坚定理想,最终东山再起。
如今,连环创业客以前所未见的自信与乐观活跃在商业舞台上,尤其是在互联网、酒店、风投等新兴领域,他们善于捕捉最新商业趋势,勇于颠覆传统商业模式,始终保持创业者的姿态,步履坚定,无怨无悔。
共同的“乔布斯基因”
一个人少年时的梦想或偶像,会成为他今后命运的指南吗?通过观察周鸿祎、季琦、王志东、王兴等连环创业客的成长路径,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都将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视为精神偶像。
校内网、饭否网和美团网创始人王兴,推崇一本名为《异类》的书,书中认为:商业领袖是时代选出来的,创业则是时代赋予勇敢者的宿命。例如,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乔伊都出生在1955年,他们后来分别成为微软、苹果和Sun公司的创始人。王兴认为,“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
季琦是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专业硕士,他对细节苛求程度可想而知,汉庭也总会在细节上比同行多做一点:床头多设置一个宽带接口,用“一面荞麦、一面海绵”的双面枕体贴客户的颈椎问题,汉庭卫生间采用淋浴房和坐厕合用一扇门、取消隔断,并已申请专利。关注细节是追求完美的表象,所以季琦像土狼一般不断寻找更好的猎物,先后创办携程、如家,直到如今的汉庭。
当然,性格只是成就命运的部分原因,对于连环创业客而言,让他们患上“创业瘾”的还包含经营、管理等技术层面的因素,后者所起的作用,往往远大于前者。
不容变更的方程式
斯蒂芬·茨威格曾在畅销书《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中欣喜描述道:“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生活中的使命。”这句话对于连环创业客来说,似乎并不适用,他们一直在找寻,给人飘忽不定或欲壑难填之惑,但事实上,在创业的客观规律面前,他们有一套不容变更的方程式。
找准需求之后,能否创新甚至颠覆传统商业模式显得尤为重要。2007年,奇虎高调推出免费杀毒软件,以收费谋生的同行立即破口大骂,周鸿祎满腹委屈:“安全是互联网的基础需求,目前杀毒软件的利润都是暴利,免费安全是大势所趋。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不懂安全,传统的安全公司又不懂互联网。我这是创新了商业模式,在硅谷就是英雄,但是在中国特别不被人理解。”
而朱威廉一直对风投并不感冒,当年有人拿800万美元要求投资榕树下被他拒绝,如今想投资暴雨娱乐的人也被他谢绝,他说:“他们会左右我的思想,进来就是投钱,然后希望尽快获得回报。我看不到多给我个一、二千万美元能用来做什么。”{page_break}
回顾连环创业客的心路历程,不难发现,他们每开始一段新的创业征途,总会在找准需求、颠覆商业模式、轻资产运营上格外注重,如此便能少走弯路,增加成功几率。
摔打的价值
风投总是像野牛一样爱跟风。与创业新手相比,风投更青睐连环创业客,无论曾经成功或失败,后者总能吸引风投资本家更多的关注,他们的经验教训恰是令风投垂涎三尺的最大诱惑。连环创业客不仅比旁人有更多的求生办法和解困技巧,而且更善于抓住机遇,借力而为。
季琦也有头脑发热的时候。2007年,汉庭疯狂扩张,高歌猛进,当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时,负现金流十分庞大。此时他并未慌张,当年创业携程时遇到互联网寒冬、创立如家时正值非典,他都扛过来了。经过反省,他放慢节奏,将当年扩张150-160家新店的计划缩减为100家。危机过后,他总结说:“酒店不是一个规模的游戏,而是一个现金流的游戏,你要把现金投出去,以最快的速度产生最多的现金流,才是这个生意的根本,跟你有多少家门店基本没有太多关系。”
据杨宁分析,谷歌每年营收达250亿美元,并以40%的速度递增,而手机也是一个突飞猛进的市场,他判断“手机+搜索”的结合将前景广阔,他说:“我们只要做到谷歌市场的1/10就足够了,我的心态是很开放的,会和其他的搜索引擎合作。”杨宁攒足了劲,欲以唔箜搜索一试身手。
坚守的代价
在评价连环创业客时,会出现这样的观点:他们狂放不羁,潇洒放达,视创业征程为秀场,做什么都能成功。但公允的说,他们大多属于被迫转行,曾黯然离场,又披挂上阵,放下过往的荣耀或屈辱,重新在新的领域冲杀、嘶吼。许多人几经沉浮仍不得志,更多属于自身性格、管理缺陷、经验不足使然。
当然,也有人确实对创业过分迷恋,比如季琦。他常说:“一到刮风下雨就会兴奋,几天风平浪静就会觉得没劲。”内心就喜欢冒险,有新鲜感。“我不是专业的妈妈,只是不停地创业,不停地做新公司,创业的乐趣就在于此,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诚然,这其中也包含更多机会的诱惑,正如季琦所言:“中国目前的机会实在太多,三、五年就能完成过去10年甚至20年的事情,企业的生命周期也缩短了。”成功、收获财富、实现理想,只是过程不同。相较而言,前者会多经历些领域,尝试不同的模式,但若因此而夸大其享受的快乐或经历的磨难,便会形成错觉,那并非连环创业客想留给后来者的风景。
对这些创业家而言,创业过程仍然算得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