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STAGE作为一个设计师品牌,创新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品牌的独特的风格、定位,设计师的自我诉求与商业智慧的结合,使我们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同样的竞争对手。在大多数品牌的终端店铺还在强调高光亮的效果时,我们却在强调低调、安静的购物氛围。但这些还不够,应该说当前市场上更为关注我们的,是把商业设计师品牌与快时尚模式相结合。
记者刚进入上海青和公司BACKSTAGE品牌研发中心,映入我们眼球的是由研发人员搭配的新款陈列,时尚雅致,而周边陈设的古朴桌椅和木箱,无不散发着低调的奢华。展厅中即将上市的新款大衣不仅承继了BACKSTAGE一贯的立体版型和低调的奢华,还在设计中加入了最新时装周的流行元素。如此神速,令我们十分惊叹。
记者: 当前服装消费市场跟前几年相比显得有些疲软,有人甚至感叹服装业的冬天已经到来,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李德连:我认为所谓疲软,只是一些市场主力品牌销售增长乏力带给人的感觉,但与此同时,一些新生力量却也在迅速的异军突起。中国的服装市场发展很快,大概每隔5-8年就会有一次洗牌,每次洗牌都会淘汰掉一批传统的老牌帝国,同时诞生一批市场新贵。比如03年左右,曾经风光无限的艾格开始走向式微,而同时Only、欧时力、雅莹等品牌迅速走强,至今仍然是国内女装的霸主;08年经济危机,大量的服装品牌倒闭,却成就了ZARA、优衣库等一批快时尚品牌,国内品牌如GXG、太平鸟女装等品牌也是在那时开始迅猛发展;从2012年开始,大量的运动品牌、男装品牌开始陷入业绩泥潭和关店潮,曾经的霸主ESPRIT、MNG等品牌也已经日薄西山,但同时一批个性鲜明,引领新时尚的品牌却在悄然出现。
事实证明,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市场的盘整;每一次盘整,都会有一批传统势力衰落、消失,同时一批新生力量取而代之。
很多人说服装业的冬天来了,那是传统势力的说法,在我看来,恰恰是服装业最好的时机来了!
记者:您对服装消费市场未来几年的发展变化怎么看?
李德连:在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才仅仅十几年的时间,与欧美动辄上百年的历史相比,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服装品牌的同质化相当严重,很多品牌如果没有商标,消费者根本没办法区分。而设计师品牌,以其独特的个性、诉求,对特定人群的细分和专注,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可以说,设计师品牌经过多年的力量积蓄,将会是这一轮市场盘整的赢家。
服装行业是个传统的行业,但同时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行业,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比如以ZARA、优衣库为首的快时尚革命,在业内引起了极大的颠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而同时那些不思进取的、守旧的品牌如ESPRIT、MNG等也在迅速消亡。
记者:BACKSTAGE品牌以其独特的品牌风格、文化正迅速的受到市场的关注和热捧,请问BACKSTAGE是如何创新的?
李德连:BACKSTAGE作为一个设计师品牌,创新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品牌的独特的风格、定位,设计师的自我诉求与商业智慧的结合,使我们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同样的竞争对手。在大多数品牌的终端店铺还在强调高光亮的效果时,我们却在强调低调、安静的购物氛围。但这些还不够,应该说当前市场上更为关注我们的,是把商业设计师品牌与快时尚模式相结合。
众所周知,当前国内的服装品牌通常采用一年分为四个季度,每季度一次订货会的模式,男装品牌甚至每年只有两次订货会。这种模式后面是落手的研发模式,每季一次订货会,为了留下足够的生产周期,意味着每次订货会都会比产品上市日期提前半年的时间,在此基础上,研发还需再提前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比上市日期提前9个月设计商品,意味着对流行趋势的把握是困难的,滞后的;对于代理商而言,每次提前半年订货,每次订货要订整整一个季度的,这对于任何代理商而言,都是困难的和不可预测的。
但BACKSTAGE却借鉴了快时尚品牌的做法,每月召开一次订货会,每个月订隔一月的商品,如10月30日订12月份的商品,研发提前周期也由传统品牌的9个月变成2个月,对流行趋势的把握能力大大加强,同时代理商订货时因只需提前一个月订下一个月的商品,比之提前半年订一个季度的产品难度大大降低,对流行趋势的把握,对未来市场的变化,对自己订货量的及时调整,都变得容易起来。
我们都知道,经营服装,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库存,最大的成本也是库存,只要解决了订货和库存问题,服装生意就变的如此简单。试想,对于服装经销商,能更准确的把握流行、更准确的订货、更好的控制库存,生意会不好吗?
记者:我们注意到BACKSTAGE的价格比市场上同类品牌的价格更低,请问这也是你们的策略吗?
李德连:是的,这也是我们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制定的策略。我认为市场越发展,消费就越理性。目前市场上一些国产品牌的价格严重背离价值,一件衣服动不动几千、上万,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服装归根结底是快速消费品,它的流行、变化相当迅速,换季、淘汰的也很频繁,过高的价格一定会抑制消费。谁能为顾客提供更高性价比的商品,谁就能更容易俘获顾客的芳心。我们的价格与某些同类品牌相比,有明显的优势,甚至只是某些品牌一半的价格。但同样的,我们认为高性价比并不是廉价,廉价的商品更容易受到淘宝的冲击,我们把设计师品牌与快时尚模式相结合,就是要为顾客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个性化差异化的潮品。
记者:电子商务从其出现就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服装行业可以说受其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服装企业、服装品牌都认识到互联网的优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纷纷加入,对于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李德连:电子商务是零售业今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线上和线下的业务是相辅相成的,谁也不能取代谁。如何把线上和线下的业务有机结合,是我们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但当前,大多数线下品牌介入电子商务,更多的是把电子商务当做库存的处理渠道,相同的商品,线上也以比线下价格低的特点出现,这样的做法很不良性,会直接影响线下的实体店铺。但是电子商务对品牌推广、发展、零售都具有重要作用,线上线下的融合,相互间的良性互动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拭目以待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