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厦深铁路建成通车,普宁纺织趁势崛起

厦深铁路建成通车,普宁纺织趁势崛起

普宁纺织服装产业起步早、根基牢、后劲足。厦深铁路建成通车,将有效地缩短福建石狮、广东普宁、深莞这三个国内重要服装生产加工基地的距离,推动普宁融入由香港、深圳到漳州、厦门组成的三小时沿海经济圈.普宁纺织产业生产配套比较完善,已形成纺纱、织布、印染、辅料、配件、设计、生产、销售环环相扣的产业链。

  普宁坐落在普宁市流沙南街道的马栅村,是厦深铁路沿线站点中唯一建在繁华市区的车站,这对于以服装纺织和医药为主要支柱产业的普宁人而言,是个极大的利好。除了首批“中国纺织基地市”这个荣誉称号外,普宁还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衬衣生产基地、华南最大的中药材基地、粤东最大陆路口岸,中国至今唯一的中药名城试点城市。


  普宁纺织服装产业起步早、根基牢、后劲足。在农业经济为主的年代,以黄麻布、苎麻布、夏布为主的纺织品便闻名遐迩。20世纪中叶,流沙、军埠、洪阳三埠成为成衣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侨乡独有的信息、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优势,普宁纺织服装业从1979年引进第一家“三来一补”服装加工企业起步,经过20多年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三级跳”,已初具规模。


  2004年初,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普宁“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称号。2008年,还赢得了 “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的称号。目前,普宁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迅速,亮点凸现:一是衬衣生产一枝独秀。该市年服装生产能力15亿件,其中主导产品衬衣3.5亿件,“普宁衬衣”已成为响当当的“经济名片”。二是休闲服饰异军突起。内衣、睡衣、T恤、夹克、毛织品等迅速发展。三是产业链条配套成龙。纺纱、织布、印染、辅料、配件、设计、生产、销售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新辟的万亩英歌山工业园区,拥有万余商铺、总投资20亿元的“中国•普宁国际服装城” (见第四章—中国普宁国际服装城),将使普宁纺织服装实现新的腾飞。


  厦深铁路建成通车,将有效地缩短福建石狮、广东普宁、深莞这三个国内重要服装生产加工基地的距离,推动普宁融入由香港、深圳到漳州、厦门组成的三小时沿海经济圈,可有效改善普宁的交通和投资环境,这无疑成为近年来一直谋求新生的普宁市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依托之一。


  普宁是练江、榕江和龙江三江的发源地,由于境内“潮客两众”历史渊源相异的影响,日渐形成了“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人文景观,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宁英歌舞、嵌瓷久负盛名,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洪阳镇是普宁故城所在地,城内有普宁学宫、城隍庙、林则徐故居等明清建筑分布于五街一巷的各个角落,而城外的中山路骑楼建筑群则有着民国建筑特有的风味。此外,洪阳“德安里”和燎原泥沟村两座广东省古村落风采迷人,尤其是“德安里”占地4万多平方米,呈现了潮汕传统民居建筑最大型的“百鸟朝凤”格局,是广东省内罕见的大型府第式建筑组群。


 


  目前,普宁纺织产业生产配套比较完善,已形成纺纱、织布、印染、辅料、配件、设计、生产、销售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前端拥有化纤、涤纶、氨纶、锦纶、牛奶丝、棉麻、毛料等生产门类;中瑞拥有各类针织、梭织、无纺面料等生产门类;后端拥有时装、休闲服、衬衣、T恤、牛仔、内衣、睡袍、文胸、童装、丝袜、纽扣、皮带、鞋帽、拉链、手袋、线带等生产门类。主要产品年产能力:化纤4万吨,针织布100万吨,梭织布3万米,印染布4.5亿米,聚丙织带1000吨,服装13亿件(其中衬衣3.5亿件)。普宁市翔栩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纺纱、织布、制衣于一体的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年产各式针织色布5000吨,服装1000万打,创值逾2亿元,成为一个高附加值产出的工业企业。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