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手工制鞋学徒,限肢残人士,待遇从优,包吃包住。”前天,一位龙湾鞋企老板发来这则“特别定制”的招聘启事。在本月初举办的一场残疾人招聘会上,他拎着自制的手工皮鞋一落座,便迅速引来了不少残疾人围观。此番,他又开出优厚的条件招收学徒和设计人员,年龄以18-30岁为佳,“没有基础也无妨,只要年轻人勤劳肯干,我愿意将自己所学的技艺都倾囊相授”。
这位鞋企老板名叫王宝银,同为残疾人的他直言,靠着做鞋这门手艺过上富足的生活,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年近六旬的他愿意倾囊相授,帮助更多的同路人自食其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残疾鞋企老板欲招聘肢残人士学徒工,传授制鞋手艺的报道后,引起了不少读者和网友的关注。他们或打进电话为自己、为亲友报名,或留言祝福王宝银的鞋企能越办越好。
王宝银的鞋企位于龙湾滨海园区丁香路。甫一进门,一面陈列着数十款样式各异的手工皮鞋的展示墙引起了记者的兴趣,每双标价从数千到上万元。“别看价格不便宜,生意还挺不错,仅8月以来就已经卖出300多双,占了总产量的近八成。”
其两千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位于三楼,一面是先进的流水线,一面则是手工制鞋区,几名制鞋匠正一丝不苟地穿针引线。王宝银将制鞋流程娓娓道来:打样、纳鞋底、抛光、打蜡等,一共有200多道工序,仅缝针就超过150针。他说,健全人学做鞋都得花上起码一年时间,即便是经验老到的技术工,每天花上近十个小时,日产一双也略显吃力,“但是慢工出细活嘛”。
如今,在王宝银的企业,连他自己在内一共就5名手工制鞋的高级技术工。而且,五个人的平均年龄也已超过56岁。“月产不到100双,却得应付几十个不同的鞋样。”做了30多年制鞋匠的周师傅告诉记者,“年纪大了,做鞋难免觉得吃力,眼睛盯久了就发酸。”他说,制鞋的过程枯燥又单调,如今鲜有年轻人能吃得了这份苦。
“这老板的情况和我表哥简直就是一模一样。”首先打进热线的蔡先生是为自己的表哥报名应聘。他说,表哥幼年患上小儿麻痹症,右腿残疾,10年前跟着亲戚来温打工。两年前,他又转到瑞安一家皮鞋厂当普工,不过吃住得自理,最重要的是,学不到一技之长。“真心希望王师傅别嫌弃表哥年纪太大,能让他跟着学门手艺,靠双手改变命运。”
同样是为亲戚报名的还有娄女士。她说,妹妹今年30多岁,因为小儿麻痹,上完小学后就一直待在瑞安湖岭老家没出过门。“以前家里有替人做鞋帮,她也跟着学过一些,现在在家里做些圣诞工艺品。”娄女士说,妹妹学东西还挺快,而且比较要强,还是想着能学门手艺。
28岁的吴先生来自福建,目前在杭州的一家鞋企上班,负责打版。昨天从网上得知这则新闻后,第一时间打来热线。“很佩服这位老板一路走来的坚持,也给我们残疾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说,自己以前也参加过与该行业相关的技能培训,“虽然自己右手活动不是很灵便,但还是想尝试学学设计,让自己能有所提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