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日记
用“一日千里”四个字来形容中国快递行业规模的增长毫不为过,2012年,国内快递行业全年收入已超1000亿 元,是2008年的2.5倍。然而,山东“夺命快递”致一人死亡九人中毒,却让整个中国快递行业蒙上阴影。快递行业的内部生态是否健康?快递公司有着怎样 的“潜规则”?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记者亲身入职“卧底”快递公司一周,体会快递员从面试到“培训”,从入行到进行“暗箱操作”的每一步,深探当下真实的快递业“法则”。
“行!你来面试一下。”梁小姐(化名)在电话中告诉打算应聘快递员的记者。
2013年12月31日,在搜索引擎中打入“广州+招聘+快递员”,便出现了很多有关快递员招聘的信息,待遇基本是“包吃住”,对学历的要求并不严格,最高要求“高中”,大多则只要求“初中”。
招聘信息
快递员提成最高14000元
梁小姐在电话中简单地介绍了这份工作,“这个工作比较辛苦,怕苦可干不来”。随后,她便具体到了薪酬方面,“第一个月底薪2500+提成”,“第二个月2800+提成”。
提成怎么算?梁小姐说:“派件0.8元/票,收件按利润的30%提成。”
在各种快递员招聘信息中,很多快递公司将提成解释得更加清楚,提成随销售额的增长而增长(阶梯提成),完成 8000元及以下,按照4%提成,比如完成8000元,提成就是8000×0.04=320元;完成8001元~15000元,按照6%提成,比如完成 9000元,提成就是9000×0.06=540元;快递员提成的最高档是完成销售额50001元~70000元,按照20%提成,如果一个快递员一个月 销售额达到7万,他的提成将达到70000×0.20=14000元,这样,他的收入将为16800元。
但显然,梁小姐并没有这么多时间介绍这些,只是在听到记者即使吃苦也愿意干下去后,便给出了“面试一下”的答复,但“工资能有多少,要看你的能力如何!”在快递公司内,被问到薪酬多少的时候,基本上每个人都会这样回答。
实际情况
平均四五千上万靠能力
1月2日上午,记者见到了电话中负责招聘的梁小姐。但梁小姐显然忘记了自己接过记者的电话,拿了一张报名表让记者填写,便开始忙自己的事情。
在记者填表的过程中,梁小姐不断地接桌上的座机和手机,偶尔会问下记者的个人情况,如学历、籍贯等。
在记者完成填表之后,梁小姐便将公司的“员工守则”拿给记者,“再看看这个”,她便继续开始忙自己的事情。
“干这个可比较辛苦,你干得来吗?”在手头的事情告一段落后,梁小姐开始正式“面试”记者。随后,她便再一次重申了有关薪酬的问题,“平均工资四五千,如果业务好的话,上万的都有。”
如何才能工资上万?梁小姐答复:“这就要看你的能力了。”
所谓“培训”
一个半小时自学两本书
“这两本儿你先拿去看看。”见到记者的确有意应聘,梁小姐翻出了两大本“内部资料”让记者学习,算是进行正式培训。
两本一百页左右的“内部资料”,一本是空运、汽运规定的违禁品,而另一本则是有关“大头笔”的正确写法。
由于怕影响其他人工作,梁小姐把记者安排到了一个有沙发的空房间内“自学”。在记者“自我培训”的一个半小时内,分公司的总经理“王生”专门到房间内,教记者如何算收件价钱。
“首重就是1Kg以内收的钱,续重就是1Kg以上收每公斤的价钱,你会算了吗?”“王生”教导说,续重是不能把首 重的1Kg算到当中的,就是要总重量减去1Kg,然后再拿首重的钱,加上续重重量乘以续重价格,总价钱才是要收的钱。“如果有需要保价的货物,还要收取 3%的保价费。”
在进行完一个半小时左右的“自学”之后,记者再次见到梁小姐。她首先问到的,也是收件要收多少钱的问题,并再次重复了一遍“王生”的算法。
此外,梁小姐还介绍了其他有关代收货款、到付等与“钱”有关的规定,有关违禁品,她只是问了一句“两本资料都看完了吗?”便完成了对业务的“考察”。如此分拣
{page_break}
快!快!快!有多远丢多远
1月4日早上,记者在分公司的货仓内,看到了在网络上快递曝光视频中经常看到的情景:漫天飞舞的快件。这其实是快递员和操作员在进行分拣。
操作员推着一车车的快件,来到仓库的中间,然后按照大区域将车内的快件一件件地丢过去。而这些大区域内的快递员分拣,则是第二次将快件细化,将自己负责区域内的快件收起来,将区域内别人的快件丢给他。
当然也有操作员将大区域分错的时候。当看到这些快件时,旁边的快递员会告诉记者,“有多远丢多远。”
为什么不能不让快件满天飞?只要一听旁边老板的催促便知道了。
“快!快!快!”公司内的“先生”或“小姐”都会在快递员旁边催促。分拣完后,便是司机的催促,“快点!不然我不拉你的了!”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仓库内成千上万件快件,会被全部分拣好打包。快件满天飞也成了每天的常态。
派件“行规”
没电梯坚决不上楼
“千万不要上楼,不然别人收习惯了,就没人下来了。”杨峰(化名)作为“师傅”,告诫刚刚入行派件的记者。
在没有电梯的小区内,快件是送上楼还是不送?杨峰给出的答案非常肯定:“不送!”这不单单是为了这次能够顺利迅速派件,更是为了以后不会给“后人”造成麻烦。“这次你都送上去了,下次还让你送上去,你送还是不送?”
如果非让送上去怎么办?这其实也不用怕。杨峰告诉记者,可以直接将这些件当做问题件处理,重新放回仓库,大不了明天再送。“总是不送上去就对了。”
记者在派件的过程中,也碰到了“非送不可”的收件人,记者便会告知,“很多人都已经往这里来收件了,给你派件去,其他人来收件收不到怎么办?”
收件行规
“散客”不重要只爱大客户
而对一些零散的“散客”而言,快递员更加喜欢培养重要的“大客户”。“散客”一个月或半个月能发出一个件,但是“大客户”则可以每天都发出不少件,两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但是,快递员不能真的完全放弃“散客”,只做“大客户”。“散客”拨打了快递电话要求寄件后,公司内会通知该区域的快递员上门去收取,但什么时候去收取,则是快递员自己去把握了。
因此,当“散客”催促得急,公司催促得急后,快递员才会上门收取“散客”的件。当然,也有一些“资深”快递员因为与“大客户”洽谈,根本不会去收这些“散客”件,而是将这些件直接让给那些新人去收。
记者观察到,收件时,绝大部分快递员在询问了物品之后,基本上不会费事再打开包装检查。在这些快件要运走时,在单子上直接盖上“已验讫”的红色印章就可以了。
要高运费中饱私囊
1月6日下午,“资深”快递员老吴(化名)带着记者前去他的区域收件,来到一家光学电子小工厂,算是老吴的“老顾客”。在问完寄的东西是什么,寄到哪里之后,老吴用电子秤称了一下之后,收了“老顾客”40元。
在离开之后,老吴拿着40块钱告诉记者说,这个件20元也能寄,由记者交给公司,算是记者收的件,剩下的20元钱,“你10元,我10元”。
他叮嘱记者“收的单子上千万要写20块钱”,并且不能告知公司内的其他人,不然,“公司里查出来要罚5000元,还要开除的。”
不过,最后,记者还是在单子上写了40元,由自己补上了两人分掉的那20元。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