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指山市纪委对因公文处理不及时,对3名干部进行问责,在该市敲响警钟。
据悉,两个单位的3名干部作为公文具体承办人,因企业申请材料不齐,在一时无法办结的情况下,3人没有在领导批示规定的时间内拟文上报办理情况和存在问题,而是采取了压件,待有了结果再上报的处理方式。直到市整治办开始介入调查,才将办理情况上报市政府,压件时间分别长达50天和44天。
按照《海南省“庸懒散奢贪”行为问责办法(试行)》的规定,对涉及违反“对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消极应对,措施不力,无正当理由未能按照或按标准完成,影响工作推进。或者工作中懒政怠政、挑肥拣瘦、拈轻怕重,拒不承担组织分配的工作的”规定问题,该市纪委对2名分管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向两个单位下发了问责建议书,要求对3名干部进行问责。
为汲取教训,五指山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公文质量对照检查活动,对2013年制发的公文进行梳理回顾,查漏补缺,健全制度,为2014年公文处理规范化打下坚实基础。
端正态度。在公文梳理回顾过程中,办公室干警充分认识到公文处理工作反映的是工作水平,折射出的是检察形象,只有严于律己,端正态度,细中求精,才能把公文处理工作干好。
勤于学习。办公室干警将《人民检察院公文处理办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文处理实施细则》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讨论,着力解决对新规定理解不透,把握不准的问题,务求达到科室内部人人懂公文格式,人人会处理公文。
查漏补缺。在市院办公室公文处理检查评比指出问题的基础上,对照公文处理相关标准进行再自查,人人写出自查报告,再召开公文评查会,汇报查出的问题,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差距,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
完善制度。针对梳理出的管理漏洞,对公文处理的各个环节责任分解到人,严格公文处理层级把关、起草、印刷和校对分别负责制度,加强审核把关,确保公文质量。
公文的写作和研究是改进文风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公文创新的过程中,要做到写作与研究相结合、两手抓,两手都过硬。抓写作,重在提高公文的规范化水平,倡导“短、实、新”,突出接“地气”、转文风,以公文新风尚体现并促进党政机关的新政新风,进而带动社会风气向求真务实转变。抓研究,重在把握公文特质,潜心研究、百家争鸣,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多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名篇力作。
公文文风的改变,机关文秘工作者要努力,关键是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要带头。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是公文的主要制发者和使用者,是推动公文写作创新和文风转变的践行者及"领头雁",应当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积极倡导并引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风、新潮流。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