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集散地,大红门同时遭遇环境治理的困境。近日在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咨询活动上,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周楠森表示,已经接到大红门“地下城”的计划,目前还要进一步论证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丰台区组织设计单位已经做了一个(地下城)方案,会和地铁8号线有个衔接作用。”周楠森告诉记者,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可分为“大综合”和“小综合”,大综合包括地下停车场、综合功能开发等,还有市政交通走廊等,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把周边地块和功能区及地铁相连接。从目前上报的材料看,大红门“地下城”的规模并不属于“大综合”。
为充分利用8号线,丰台区相关部门提出《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木樨园桥南站至大红门桥站区段地下空间一体化概念设计》并已完成专家咨询,划出了以地铁站点为核心的地下空间开发和周边连通的范围,并基于对区域交通问题的分析,重点提出了规划大红门路的南北疏通等方案。
据了解,大红门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其配套设施已跟不上发展,周边环境脏、乱、差,交通拥堵问题突出,低端的业态亟待升级调整。市规划委丰台分局相关负责人曾称,丰台计划对大红门区域地上、地下空间进行梳理。去年,市规划委公布了地铁8号线三期的情况,其中有3站经过大红门区域,分别是木樨园桥南、大红门、大红门桥站。
相关链接: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要下足“进”的功夫,做好“退”的文章,这句话被明确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而对拥挤不堪的大红门地区来说,“退”恐怕是当务之急。市人大代表、丰台区委书记李超钢在昨天的市人代会丰台团小组讨论时表示,大红门地区将不再新建市场,批发和仓储功能也将外迁,目前已在河北和辽宁选取了三个地方建设商贸城来承接这些功能。
李超钢坦言,推动大红门地区的升级转型难度不小,会触动一些市场主体的利益。外迁不是唯一解决方法,可以通过功能分解、市场升级实现。张玉玺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新发地市场将进行产业升级,在市场的西南角建造一座占地2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全自动冷库,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我们用几十人就可以把整个大库管理好了,劳动力至少减少80%,控制了产业人口。”张玉玺代表认为,解决批发市场带来的城市病,除了“内升”还要“外扩”,把仓储功能外迁。今年新发地市场将把仓储等占地大、效率低的低端业态向外转移,目前新发地市场在河北永清、定兴、高碑店、滦平都已经建立了基地。
李超钢表示,除了大红门,丰台还有其他批发市场,目前正在逐一研究出台方案,涉及建材、汽配、小商品、花卉等领域,凡是属于批发性质,不符合首都功能的,将引导逐步退出。据统计,批发市场经营人员带来的外来人口比例是1比5,也就是说,一个人经营,会带来5个外来人口来北京生活居住。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