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店铺营销:为什么越打折,顾客越讨价还价?

店铺营销:为什么越打折,顾客越讨价还价?

开服装店的终极目的是盈利,任何营销方法只会吸引一类顾客。你喜欢打折,就吸引价格敏感型顾客,让你认为是价格问题,于是走入价格的漩涡;你研究服务,VIP忠诚度就越来越高;你研究销售技巧,成交率和连带率就越来越高;你研究搭配,时尚型顾客就越来越多……

   都说今年市场不好、天气不冷、网店冲击……似乎对实体店不利的因素太多了。冬装销售不好怎么办?打折呗!可是打过8折后,再恢复原价,顾客会说:“你上次都打八折了,要不还给我打八折吧。”当然不行啊,那怎么办?顾客就走呗,你不打八折,隔壁还七折呢!这样连续几天生意都不好,怎么办?干脆先甩货,七折!三次活动以后,顾客就开始等待折扣了,正价时根本没生意。于是活动持续做吧,结果形成恶性循环。


  你知道你这是嘛行为吗?你自己被你打折弄死也就算了,你这是扰乱市场啊你。影响实在太严重了,起码要判个十年八年才够本。


  你说,“又不是我一个人扰乱市场啊,别人都在打折,我不打折我就没生意啊。”你难道没看过,在一些批发市场里,有不还价、不打折的零售店,生意最好?单价最贵的生意最好?大家都打折,你不打折,岂不是被顾客认为是品牌?岂不是被尊重。正能量的人,总是看到机会;负能量的人,总是看到问题。


  你看到这里,估计肺都要气炸了吧?肯定说我站着——哦不,坐着说话不腰疼。可事实就是如此。打折等于是吃未来的饭,打折三天,业绩可能稍微好一点,可是后面连续10天都会有所下降的。那你说,我不能一直打下去啊?告诉你,同一个活动,效果不会超过四天。


  当你经常打折时,不知不觉中你的顾客已经在发生微妙的变化:部分因为产品或品牌喜欢你的顾客会离你而去,而更多的价格敏感型顾客则会经常光顾你。要知道,有很多顾客是希望他买过的东西不会贬值的,这就是你以前的忠实VIP。你伤了忠实VIP,却吸引了短暂的那些价格敏感型顾客。打折带来短暂的销售增长,实在得不偿失。


  你可能会追问,那我不打折怎么办呢?当然不是单纯不打折就能有好生意的。你需要研究技术、服务……或者跟我学学做大单?不去研究那些高科技的技术,是不爱动脑子、不愿找方法的表现哦。


  任何营销方法只会吸引一类顾客。你喜欢打折,就吸引价格敏感型顾客,让你认为是价格问题,于是走入价格的漩涡;你研究服务,VIP忠诚度就越来越高;你研究销售技巧,成交率和连带率就越来越高;你研究搭配,时尚型顾客就越来越多……你到底是要闹哪样?


  最后提醒你一句,今年不少品牌、不少店铺与去年同比提升20%以上哦。一类人也只吸引一类人呢,你抱怨,就吸引抱怨;你探讨方法,就吸引喜欢和你一起探讨方法的同行哦。



  流行的速度越来越快,服装销售也从季末清仓向当季打折转变,特别是一些知名品牌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率先一步大规模打折。其他品牌,尤其是中小品牌为避免客源流失,也会陆续开始大规模打折。如今消费者已养成了“不打折不买”的消费心态,商家普遍只能依靠打折来吸引顾客。


  尽管折扣力度不小,但消费者依然认定“买的不如卖的精”。这不是没道理的。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与经营者相比不具有议价能力,有时消费者以为得了便宜,但实际上没有哪个商家会做赔本买卖,消费者在这种讨价还价中似乎永远占不到便宜。有时,打折的背后是价格的虚高。


  近日,国家发改委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查出20多家百货服装商场存在“虚高原价再打折”的虚假促销行为,发改委联合中消协发出通知,要求全国百货商场推进明码实价。


  要让价格回归诚信已成为越来越多百货商场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放开不等于价格放任自流。目前,很多商家习以为常地不标真实销售价格的行为已涉嫌误导和欺诈消费者,一些不加节制、愈演愈烈的促销活动也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不健康的竞争环境同样会使一些以质论价的优良商家受到伤害,而中国消费者潜意识里往往有种“一分钱一分货”的想法,这场混乱的市场博弈中,如果最后赢得更多利益的是不良商家,那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好商家向不良的方向靠拢。这些行为在挑战了公平诚信的商业伦理之后最终损害的还是消费者的权益。


  做生意靠的是名声,而名声的取得是经年累月的信誉积累,如今有商家要“走捷径”、“玩手段”,结果呢?得不偿失。与其一年四季处心积虑地打折,商家倒不如把价格定得再实在一些,让整个行业的竞争更加良性,品牌的发展才能更加健康。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