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阿里金融再搅局:首试小贷资产证券化

阿里金融再搅局:首试小贷资产证券化

以互联网公司的姿态涉足传统金融领域,显然阿里巴巴急需寻求更多的外部资源。而对于信用的有效管理,是银行之所以存在的重要原因,阿里巴巴有极好的用来讲故事的素材——大数据。和东方证券的合作,无疑是用大数据信用说话的一次大胆尝试。

   等待了7个多月,备受市场关注的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终于正式获得证监会批文。东方证券此次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成果,是证券行业推出的首个基于信贷类资产的资产证券化项目。


  东方证券知情人士对媒体表示,这份名为《关于核准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设立东方资管-阿里巴巴1号至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批复》主要提到了8点,涉及产品存续期、规模、购买人数等。


  “资产证券化的最大意义是通过证券化的技术,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资金与资产的使用效率。”一家大型券商资产管理部门人士对记者说。


  事实上,对于小额贷款机构而言,盘活存量的意义更大。小贷公司不像银行可以吸储,或者从银行间市场获得低成本资金,只能利用自有资金经营信贷业务。信贷资产的证券化有助于像阿里金融这样的机构快速回笼资金。


  风险与回报


  东方证券和阿里巴巴此次合作,被视为资产证券化的标杆。此前证券公司发行的这类产品多是基于实物资产的收益权。


  “对比之前上报的方案,比较大的变动就是监管部门要求拆分为多只产品来做,每只2~5亿,期限1~2年。所以,一次批复了10个产品。”上述东方证券人士表示。


  这一产品的合作方是东方证券旗下的资产管理子公司,以及阿里巴巴的金融业务平台阿里金融。今年2月,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进入证监会的审核管道。由于是创新产品,证券业协会还组织专家对其进行了论证,并将论证结果提交证监会作为审核依据。


  据一名接近东方证券的人士介绍,此次阿里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是重庆阿里小贷的信贷资产,发行总规模为50亿。其中,40亿元的优先级证券由社会投资者购买,阿里巴巴购买10亿元的次级证券。


  该人士表示,由于阿里小贷发放的都是无担保的纯信用贷款,因此为了提高证券化产品的评级,采用了“优先或次顺位证券”的信用增级方式,优先证券先于次级证券偿还。并且,这样的组合也降低了融资成本。


  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认为,重庆阿里小贷的年化贷款利率在18%~21%,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在6%左右,除掉各种资产证券化操作费用,即使从出售的贷款组合中阿里金融也能够获得可观收益。


  但对于投资者而言,考虑到资产证券化产品6%~7%的回报并不算高,因此对此类产品的风险更为敏感,对资产的安全性要求也更高。


  “小额贷款的债权作为基础资产,风险还是很大的。因为小贷没有抵押物,无法以转让抵押物的方式实现风险控制。一般的商业银行不可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为申请小贷的借款人做信用甄别。虽然阿里巴巴可以用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手段获取信用记录,但是这类信贷资产基本的风险特征还是很难改变。”某券商资产管理部门人士对记者说。


  这位人士担心,一旦发生兑付风险,证券公司很难为产品兜底。“银行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充足的拨备,证券公司有什么呢?”


  盘活资金存量


  对于阿里小贷而言,除了自身收益方面的考虑,涉足资产证券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高流动性。公开资料显示,浙江阿里小贷公司注册资本为6亿元,重庆阿里小贷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鉴于小贷公司可以从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但融资金额不得超过自有资本的50%,这意味着阿里金融两家小贷公司可供放贷的资金最多仅为24亿元。


  而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仅今年一季度,阿里小贷业务的新增获贷企业便超过2.5万家,一季度累计贷出110万笔贷款,共计120亿元。以此来看,仅依靠阿里小贷的自有资金远难满足市场需求。


  事实上,阿里金融在去年已经多次尝试通过信托渠道募集资金。2012年6月,重庆阿里小贷通过山东信托发行了“阿里金融小额信贷资产收益权投资项目集合信托计划”,向社会募集资金2.4亿元;同年9月,重庆阿里小贷再次通过发行“阿里星2号集合信托计划”,向社会募集资金1.2亿元。


  “阿里巴巴之前之所以采取信托而未采取资产证券化,是因为存在制度障碍。阿里小贷的特点是‘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而所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则期限较长,因此存在期限错配。”黄嵩表示。


  通常所谓的资产证券化,是将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一部分资产,打包建立一个资产池,并以其将来产生的现金收益为偿付基础发行证券。其中,现金流的稳定性是最关键的因素。


  然而,与一般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不同,阿里小贷具有“随借随还”的特点,阿里的客户可以随时借款、还款,因此这个基础资产包伴随着借款人的不同行为可能有大幅的波动。


  此外,黄嵩告诉记者,一般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期限都比较长,可以两年、三年、五年、十年计算,但阿里小贷的贷款周期一般都较短,可能只有几个月甚至几天,且具体的还款时间还非常不确定,这就出现了短期贷款和长期证券的错配。


  事实上,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多年以前就开始分别推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资产证券化。银行间市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目前规模已经接近900亿元,而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券商版资产证券化发展相对迟缓,近年来只有中金公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少数券商推出过产品。这些产品全部基于实物资产的收益权,比如联通CDMA业务、华侨城的门票收入、澜沧江的水电收益权等。


  今年2月末,证监会就《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该管理规定对基础资产的定义做了大幅度的放宽,包括企业应收款、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基础设施收益权等财产权利,以及商业票据、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商业物业不动产等均可以作为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就在2013年3月,在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中首次提出了可以“以基础资产产生现金流循环购买新的同类基础资产方式组成专项计划资产”。由此,“循环购买”首次在政策上“破冰”。


  证监会对于证券化产品标的可以“循环购买”的新规为阿里巴巴的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政策上的可能。阿里巴巴则可以借助资产证券化产品盘活自己的小额贷款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前述大型券商资产管理部门人士也认为,资产证券化的最大意义在于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资金与资产的使用效率,这符合国务院提出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思路。


  阿里加速金融布局


  即便搁在一年多前,阿里巴巴在金融方面的尝试或许未必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浪。借用一句时髦话:要找到吹得起猪的风口。


  今年3月7日下午,马云“退休”前做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拆分并成立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负责阿里集团旗下所有面向小微企业以及消费者个人服务的金融创新业务。


  在此之前,阿里金融板块并无实体公司,由位于浙江和重庆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实际操作者,所谓的“阿里金融”也只是阿里巴巴集团内部对旗下金融业务的一种称呼而已。


  缺乏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是阿里金融规模难以扩张的硬伤所在。按照现行规定,小贷公司不具备吸储能力,只能使用自有注册资本金,以及从金融机构获得最高不超过资本金50%的融资规模。


  然而,不做银行做渠道,阿里巴巴用离钱最近的支付宝尝试着吸引资金的新方法。


  刚刚诞生半个多月的余额宝本月初公布了首轮业绩:截至6月30日24点,余额宝累计用户数已经达到251.56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01亿元。仅用了短短18天的时间,支付宝就将合作伙伴天弘基金增利宝产品,推上了中国用户数最大的货币基金宝座。


  从阿里金融目前的格局来看,余额宝满足了个人理财需求,淘宝理财频道解决了“小白领”的理财麻烦,小额贷款则针对中小企业找钱难的问题。如果说,这还只是点状的金融布局,那么阿里确实需要在布点之后,用线用产品连接成网络。


  据记者采访了解,从去年2月份开始,阿里金融一直在大规模“招兵买马”。贷款审核、金融分析、技术架构师是阿里金融最感兴趣的人才,具有花旗、汇丰等外资银行背景的存贷款人员是阿里最青睐的潜在对象。


  以互联网公司的姿态涉足传统金融领域,显然阿里巴巴急需寻求更多的外部资源。而对于信用的有效管理,是银行之所以存在的重要原因,阿里巴巴有极好的用来讲故事的素材——大数据。和东方证券的合作,无疑是用大数据信用说话的一次大胆尝试。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