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杨世滨称,新疆棉农直补政策预计9月实施,新政不会造成今年前9月国内棉价大跌。
杨世滨告诉记者,棉花新政实施于2014/2015棉季,该棉季新棉将于9月开始采摘流通。因此,此前时间国内棉花市场依然受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影响,预计棉价不会出现大跌情况。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在中纺圆桌论坛上表示,区别于中国纺织业2013年“稳中有增”的发展态势,2014年可以用“稳中有变”概括。在原料层面,中国棉花政策会有较大变数。
“目前,确定在新疆实施棉农直补试点,很多市场人士认为棉农直补政策的推行将导致国内棉价下跌,我认为可能不会,原因是今年的棉花政策还有诸多变数。”
高勇表示,“在储备棉抛储端,由于目前储备棉库存达1300万吨左右,现阶段,我认为储备棉消化库存掌握的唯一有效政策手段是进口配额,将抛储与进口配额搭配,相关政策可能导致棉花市场变数。”
棉农直补政策直接对棉花种植补贴,由于强化了市场作用,理论上打破了过去临时收储政策对国内棉价的直接“托底”与干预,利好下游纺织业。棉价如下跌将有助于缩减国内外棉价差,增加国内纺织企业国际竞争力,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相关链接:
当前在广州等地进口的巴基斯坦10支棉纱敞开销售价仅16800元/吨,国内按20400元/吨收储棉花今后肯定行不通了,一旦收储改直补的政策得以制定,实施细则公布,届时国内棉价肯定会经历一个大的去政策化过程,最终国产棉与进口棉价格会趋同,这既有利于棉花产业发展,又有利于棉纺织企业走出困境,也有利于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估计在今年春季棉花种植季节,关于棉花直补的政策会明朗化,涉棉企业和投资者要具有战略投资眼光,要时时关注可能引起棉市格局发生质变的直补政策的相关信息。
棉花直补政策如何制定和实施已经成为今年棉市的热点。简单来看,直补政策的实施在稳定棉农收入的同时,可以降低棉纺企业原料成本,减轻国内外棉市价格长期“倒挂”导致的进口冲击压力。与此同时,棉花直补政策的实施意味着我国棉市将从通过政府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价格的调控方式开始走向市场调控。
目前,市场上关于棉花直补实施形式的预期主要有三种:一是按种植面积每亩补贴200元左右;二是按产量进行补贴,每公斤棉花补贴0.5—0.8元;三是收储与试点补贴齐头并进,最大限度保障棉农利益。于丽娟认为,无论政府实施何种棉花补贴方式,后期投资者均需要关注棉市的两点变化:一是新年度我国棉花种植面积的增减幅度;二是在直补政策如市场预期那样出台并实施后,国内棉市是否能真正脱离政策的干预而完全市场化,以及如何完成国内外棉市高额价差的回归。从当前棉市发展趋势分析,在国储棉库存高达1000万吨的背景下,国内棉价走弱并向进口棉成本靠拢是必然的,但这一回归过程将比较缓慢。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