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匹克品牌需先苦练内功再考虑走“国际化”

匹克品牌需先苦练内功再考虑走“国际化”

  国内体育运动行业的寒潮已经过去了吗?匹克体育可能会说是。2月23日,在2014第三季度国际新品订货会上,匹克与美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乌克兰、巴林、瑞典3国代理商,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表示,匹克将加速国际化进程,争取在3年内实现进入100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目标,为早日实现海外销售额百亿元目标打好基础。

  截至2013年6月30日,匹克赞助了18名NBA球员、3支NBA球队以及9个国家的国家篮球队。现在又将目光投入了中东欧市场,在刚刚结束的索契冬奥会上,匹克就赞助了斯洛文尼亚代表队。


  3年进入100个国家和地区,在行业整体萧条的情况下,匹克何来如此的雄心?


  分析一下去年下半年匹克的业绩或许可以得到答案。


  依据财报,2013年三季度,匹克部分零售网点的同店销售金额与2012年同季相比有低单位数的增长。同时,去年11月,匹克称,2014年第二季度订货会订单总额(按批发价计算)与2013年同季实际销售额相比,有较高的单位数增长。


  在这之前,匹克的业绩很不好看。


  2012年是中国体育运动行业的寒冬,这一年各企业业绩纷纷下滑,匹克同样业绩惨淡。当年,匹克营业额为29.03亿元,较2011年下降了约37.5%;净利润3.11亿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60.1%;关店1323家。


  2013年上半年仍旧没有多大改观。其2013年中期财报显示,上半年营业额减少27.3%至11.7亿元,净利为9000万元,较2012年同期下降62.5%,关店289家。


  其实,很难说目前匹克的形势很乐观,可能仅是刚刚“止血”而已。2014年第二季度的订单总额虽然有所上升,但这是否能在消费者那里变现还是未知数。


  或许,匹克是想避开国内体育运动品的红海,在国外寻找一片蓝海,毕竟目前包括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体育运动品牌都开始向中国三四线城市渗透。然而,很难想象,在不同文化的市场中,匹克可以继续依靠渠道、门店数量的激增来占领市场。一个在国内市场尚难立足的企业在国外会如鱼得水?


  不得不说,匹克“3年进入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步子迈得太大了。


  匹克应该吸取李宁在美国和西班牙市场失败的教训,应该先立足国内市场,国内市场没有做好的情况下,不宜盲目在国际市场进行扩张。其实,目前匹克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并不明显,可能只有价格这一张牌。而如今国内原材料、工人、工资等成本不断上涨,匹克的价格优势也越来越弱。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