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辉光,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24年前,他只身一人背井离乡闯荡天涯,24年后,由他创办的乔顿服饰成为全国服装行业翘楚,年仅43岁的他却已拥有二十多年服装经历,是服装界的年轻元老!
是什么让这名好强的普通农民儿子成为如今叱咤风云的商界骄子?有些人把成就归功于“机遇”,与其说“机遇成事”,梁辉光的成功似乎这样描述更贴切:性格决定成败,气度影响格局。
1992年,梁辉光四兄妹合伙创业,各占25%股份。14年后的今天,当初小小的服装摊点如今已成长为年产值数十亿元的大公司,有人会认为梁辉光掌握着公司大部分股份,其实不然,如今的乔顿仍保持着14年前的股权分配制度。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尔虞我诈的现代经济社会中,许多企业因内部滋生的矛盾而分崩离析,反观乔顿,无论企业如何壮大,梁辉光不计个人得失,坚持“安小家而平天下”的胸襟,始终亲情意浓,互让和谐,在他外表谦和从容的气定神闲后面,折射出的是他心中的大气度、大格局与大智慧。
年少闯荡,初生牛犊磨炼意志
1964年,梁辉光出生在乐清市一个普通小镇——芙蓉镇。父母是当地农民,与这片土地上的大多数劳动者一样,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梁辉光从小就体味够了生活的艰辛,心里深深埋下一个走出这片穷乡僻壤的美丽愿望。
1982年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梁辉光手中紧拽着从父亲一个湖北朋友的电报上偷偷抄下的地址,毅然决定离开这个生活了整整18年的小镇。对于当初的出走是一时冲动还是谋划已久,梁辉光已经记不得了,但他记得这一路走得极为艰辛,只身一人辗转多地,竟跑了1000多公里。
到了湖北,他才给家里打电报报告行程,虽然父亲不赞成他这么年轻就出来闯荡,但看他意志坚定也就默许了。当时有许多乐清人在那里开山筑路,而梁辉光是其中岁数最小的一个。这份辛劳的工作他一干就是半年,不仅磨砺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更坚定了他闯出一番天地的信念。
裁缝起家,创业受阻越挫越勇
1982年底,家人劝归,回到老家刚过了一个安分年的梁辉光又开始不安分起来。他与哥哥和学过裁缝的嫂子三人一起跑到内蒙古五原县做起服装生意,开始了他服装生涯的第一站,同时也迈出了人生创业旅途的第一步。
五原县是一个鱼米之乡,农民靠卖葵瓜子收入可观,然而当地服装业仍处于萌芽状态。由于没有服装市场,梁辉光经常背着装满裤子的大包去赶集,没有集市的时候就像现在的流动商贩一样,沿着一个个村庄边走边叫卖。有一次从早上卖到下午,虽然年轻力壮,但农村少有饭店,颗粒未进的他差点累趴下了,这时一个老婆婆见他是外乡人可怜,就递给他一个馍子充饥。这是一段让梁辉光终身难忘的经历,而善待他人从那时候起成为他为人处事的一个原则,特别是对有困难的人,他总是适时拉上一把,而亲身体验了沿街叫卖的艰辛在他心里埋下亲手兴建一个服装市场的种子。
在内蒙古一年,梁辉光的腰包开始鼓起来,然而84年的一场意外让这一年来的含辛茹苦化成泡影。那年,梁辉光跟着三个年长些的老乡去上海进布料,带上了所有家当一口气在上海商场买了几大袋时尚布料,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时改革开放初期相对僵化的社会环境并不认同这种现在看来极其正常的商业行为,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以“投机倒把”的嫌疑为名在火车站将货扣下,生意也由此陷入困境。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