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打造负责任品牌 促进可持续消费

打造负责任品牌 促进可持续消费

2014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着眼全球经济环境、立足行业发展形势,给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命题——打造负责任品牌,促进可持续消费。在中纺联和行业的推动下,服装行业在社会责任领域取得很大成绩。

  新的时代给行业社会责任工作带来新的要求。2014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着眼全球经济环境、立足行业发展形势,在以往社会责任工作的基础上,给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命题——打造负责任品牌,促进可持续消费。


  如今,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是每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一直以来,引导和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助推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也被中纺联列为行业重点工作。


  近十年来,在中纺联的组织和倡导下,在行业企业的积极配合下,在行业各相关方的共同努力和密切支持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社会责任建设赢得了国内外、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同,并已为纺织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一条战略路径。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第一个倡导履行社会责任、建设企业社会责任实施体系的行业。2005年,中纺联推出了我国第一个标准化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目前已经推广实施于300余家重点纺织服装企业,并且获得了包括欧洲的BSCI、美国的SA8000等社会责任标准的认同与合作。


  2008年,中纺联又推出了中国第一个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至今已有超过60家企业在行业平台上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在国际供应链和国内政策层面引起了巨大反响。


  为了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内推广行业社会责任经验,构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合力,响应近年来国内外消费者和供应链合作伙伴对行业社会责任工作的新期望,以及联合会关于深入开展社会责任建设的新要求,中国服装协会联合中纺联社会责任办公室在2014年初推出了以“负责任品牌,可持续消费”为主题的“中国服装行业社会责任集体行动项目”,随即得到十余家行业各品牌企业和龙头企业的积极响应。


  据了解,该项目于2014年3月正式启动,分为发出行业倡议、服装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报告评价反馈企业管理提升三个阶段,历时半年。通过联合发布《中国服装行业社会责任集体行动宣言》,以及集体参与“以报告促管理”的责任提升过程,点面结合,自上而下地推动行业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协调行动以及在履责绩效方面的良性竞争,强化和挖掘服装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四位一体”的社会责任内涵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表示:“2014年,是纺织服装行业的社会责任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社会责任内涵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内涵及外延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可以说,现在的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是四位一体的——既有劳动关系的和谐,又有环境的友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对于资源的依赖),既要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市场上有序的公平竞争,又必须延伸到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四位一体”社会责任建设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


  “在中国纺织服装建设社会责任体系之初,就面临着国际方面的很大压力。”孙瑞哲会长分析,“最初,发达国家的诸多服装品牌企业将生产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此产生了劳工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被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媒体曝光,引发了各国消费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这就要求服装品牌企业在劳动用工、环境保护等方面履行社会责任。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市场壁垒的削弱,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社会责任议题又被引入贸易领域,要求中国企业遵循贸易的公平性。如今,随着国内消费的增长,以及国内消费者维权意识、品牌意识的加强,很多企业就更深刻领悟到产品健康安全的重要性。”


  “四分领域”的立体化推进


  据中纺联社会责任办公室介绍,目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已经进入立体化推进阶段,中纺联在以往社会责任工作的基础上对服装、家纺、化纤和印染四个细分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将针对不同领域中存在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将问题细化,逐个解决。


  在采访中,孙瑞哲会长表示,“在服装、家纺、化纤和印染这四个领域中,社会责任工作的重点是不同的。例如,去年我国纤维生产总量达4850万吨,其中化纤3900万吨,占比80%,因此,化纤的循环利用能否有序进行,决定了我们行业能否突破资源瓶颈。而在印染领域,社会责任工作则更多是围绕着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展开。”


  孙瑞哲会长在采访中强调:“服装和家纺的社会责任工作则有着特殊性,它们位于行业终端,一方面用工较多,一方面离消费者又很近,产品可以直接渗透到消费者。因此,这两个行业的用工状况比较关键,同时消费者对于这两个领域的产品安全属性感受更加强烈。因此,在纺织服装领域,我们社会责任工作的主题就是劳动者保护,消费安全和品牌信用。”


  2005年至今,从行业每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到一批企业与行业同步发布每年的社会责任报告,再到今年围绕行业细分领域所面临的社会责任问题针对性地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作更加立体化、系统化。


  正如孙瑞哲会长所言:“行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是持续性的,而我们的工作会与时俱进,在系统性与创新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行业的社会责任推进体系。”{page_break}


  “双向动力”行业要求与企业需求


  履行社会责任,一方面是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表示,以往行业在发展时往往依托集中的劳动力资源、高效的劳动配套生产率、市场化程度较高带来的产业活力,以及逐步提升的消费力水平,这四大比较优势,但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土地成本、环境资源成本的上涨,同质化竞争加剧,一些比较优势正在弱化。而在下一步发展过程中,要考虑两方面的比较优势,规模和效益并举所带来的潜在的劳动生产率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比较优势。


  其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提升创新能力打破同质化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的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陈大鹏会长强调说:“围绕消费支撑作用的加强,提高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的忠诚度、消费粘度,这些都是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社会责任是一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与此同时,企业也需要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品牌形象,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中国服装行业社会责任集体行动宣言》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八点倡议宣言,这八点分别涉及到负责任的企业运营和管理、员工主动性的提升、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共赢的经营理念、建立和完善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以及统筹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的责任表现。一个企业要履行好社会责任,这八项要求缺一不可”,陈大鹏会长同时表示,这个宣言提供了一个完善的社会责任内涵体系,给服装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让各方,包括消费者了解到企业所要做的事情,即通过负责任的经营行为来提供健康安全、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


  “这些年,在中纺联和行业的推动下,服装行业在社会责任领域取得很大成绩,很多优秀品牌非常重视,通过扎实实践,严格履行社会责任,这对企业品牌价值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作用,也对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陈大鹏会长指出。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