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湖北服装遭遇瓶颈在转型中突围

湖北服装遭遇瓶颈在转型中突围

湖北服装在转型中突围,对于湖北的服装业来说,武汉的汉正街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一批汉派服装企业在这里诞生,凭借前店后厂壮大发展,不仅让汉派服装在湖北发扬光大,而且让其风靡全国......

  对于湖北的服装业来说,武汉的汉正街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一批汉派服装企业在这里诞生,凭借前店后厂壮大发展,不仅让汉派服装在湖北发扬光大,而且让其风靡全国。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汉派服装在国内名噪一时,达到了它发展最高峰。但此后,随着深圳女装、杭派女装在国内的崛起,以及其他原因,汉派服装渐渐失去了它昔日的光彩。


  遭遇瓶颈


  提及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发展劲头,武汉服装商会秘书长李群宝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兴奋。那个时候,全国服装行业并没有如今这样条分缕析的服装派别划分,大家都在安营扎寨的地方默默耕耘,全国还未形成强势的服装产业集群;同时,当时的服装品牌并没有现在的丰富,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余地有限。在这种各集群还处于寂寂无闻阶段的时候,早有市场基础的汉派服饰迅速发扬光大,在全国率先做出了名头。


  像太和、中英、雅琪、隆祥更是成为了汉派服装中的四大名角,成为湖北服装人心中的骄傲。 {page_break}


  据李群宝介绍,汉派女装曾参加过CHIC(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据了解,当时武汉政府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为汉派女装赴京参展特地拨了一大笔款。汉派服装也因此一炮而红。


  世易时移。随着国内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深圳女装、杭州女装的强势崛起,给汉派女装造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二者都以自身的特色占据了国内服装业的优势地位。


  湖北服装业在批发跑量模式下,品牌企业只负责代理商走单量,企业给代理商发单好卖后再追单,经营相对粗放。货到了代理商手里销售如何,企业并不能有效把控,对于零售信息也没有直接感受。顽疾常年积累,以至于近几年不少企业苦于支撑。企业老板们很明显地感觉到,在深圳、杭州这些女装集群地面前,他们落后了。


  首先,经营模式制约,个性化程度不够。批发模式下并不强调品牌风格,市场什么好卖就做什么。第二,相较深圳一批女装品牌,汉派女装单体品牌规模有限,普遍长得不大。第三,尤其是在企业运营的细节方面有所欠缺,没有很好地结合当前企业运营中一些新思维,对于新的商业思维和运营模式没有体验。


  对此,武汉市服装商会会长刘树仁并不回避指出,服装产业当前竞争激烈,对于品牌的经营要求越来越高。诞生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批发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李群宝认为,现在湖北服装业问题在于总体产业规模不小,但缺乏大企业大品牌。“武汉女装,其实在全国可以说是强势的。武汉女装定位平民化,快时尚,老百姓较认可。问题是武汉服装以批发为主,虽然可以赚钱,但是附加值低,最重要的地方在于零售终端不在自己手上。汉派服装批发朝品牌方向发展,把零售终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其下一步发展要下工夫的事情。”


  汉派服装转型突围


  除了来自国内同行的竞争,国外品牌的进入也让汉派服装倍感压力。据了解,自上世纪90年代末,国外品牌也不断涌进武汉。有媒体报道,汉派企业曾由高峰时期的2000家减少到如今的1600多家,在武汉各大商场的占有率由70%以上跌至30%。有的企业无奈退出,比如曾经风光的中英服饰现已消失。


  汉派服装定位平民化,追求快时尚。但这种快时尚也遭受ZARA、H&M等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围追堵截,要突围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还有不得不说的是,近年来整个国内服装业面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生存空间的逼仄同样困扰着汉派服装。


  面对内忧外患,汉派服装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品牌化发展得到湖北服装企业一致认同。


  红人服饰多年前就砍掉了批发业务,放弃了利润还不错的日子,走上了品牌化经营之路。该公司董事长唐冠颐认为,没有品牌企业只能徘徊在产业链的低端,企业始终做不强。


  如今在全国很多优质商场的成熟女装楼层,红人都拥有一席之地。每年红人用于研发的投入近3000万元,今后还将继续加大投入。2012年,红人销售额超过8亿元,居汉派女装前列。


  乔万尼是汉派服装自主品牌的代表。据了解,乔万尼一上市就受到追捧:进武广第一天卖了2.7万元,5天后以日销售8.7万元的成绩打破了武广当日销售纪录。一个月后盘存时,又以87.5万元的销售额,打破了四年来单品牌的月销售纪录。紧接着,新世界邀请乔万尼进场,第一个月就卖了60万元,成为楼面销售第二名。


  为了培育和进一步做大湖北服装品牌,在武汉市政府支持下,武汉市服装商会自2012年开始组织举办武汉国际时装周;2013年,首届武汉国际服装博览会同时装周同期举办。


  业内人士表示,该博览会对于武汉服装产业发展将有重大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有助于重塑武汉服装业形象,努力培育一批在全国市场闻名的优秀品牌。


  刘树仁表示,汉派服装今后将主打国际女装快时尚的发展路线,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的特点,通过建立VIP核心制度来反哺汉派企业品牌,创新商业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


  而在2012年7月,湖北的14家企业联合出资,注册武汉汉派商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汉工场”品牌;2013年9月,首家“汉工厂”品牌在武汉亮相。据了解,“汉工场”将与多数快时尚品牌一样,汇集众多武汉品牌服饰,统一贴上“汉工场”标签,在集合店里售卖。这是汉派服装发展30多年来,首次抱团闯市场。


  汉派服饰是否能以“汉工场”为突破口,再次打响湖北服装品牌,我们拭目以待。


  抓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会


  湖北省是国家所划定的中部六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其中之一。国家制定了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发展重点是为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这种背景下,湖北有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这也能为继续做强做大湖北服装产业带来机会。


  湖北国内的产棉大省,比如,距离武汉不远的天门市就是国家优质棉产地,素有“百里棉海”之称,当地现已建成多个棉花交易基地,纺织服装资源优势明显。有媒体报道,湖北目前棉花产量位列全国第五,在纱线、坯布等加工方面产量也处于全国前列。这种天原料优势在如今国内棉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显得弥足珍贵。对于湖北而言,承接沿海东部服装产业转移没问题。


  湖北服装产业的短板在于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而高附加值环节则沿海企业更具有优势。在转移过程中,如果沿海企业能将先进的管理经验、优秀的人才等引入到包括湖北在内的产业转移承接地,无疑能提升当地的产业水平。同时,产业转移不仅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而且能让以前背井离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实现就业本地化,增加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活力。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的调研显示,2011年,仅纺织服装行业通过承接转移实现的投产项目就创造了7万个以上就业岗位。83.33%的企业认为他们在中西部的发展有赖于当地相当充足的劳动力。


  据记者了解,当前,深圳、广州等地不少服装品牌开始找汉派女装企业下单加工。对于深圳、广州等地服装企业而言,当前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所以,这些地方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内地企业承接转移。根据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湖北无疑是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