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量民营制鞋企业涌现和大量台资鞋企涌进大陆,带动了台湾鞋机的设点和欧洲技术设备的引进,全国各大制鞋基地纷纷导入了现代化制鞋流水线,也催生了江苏、温州、福建、广东等地的民营鞋机企业。
前有外销订单迅猛增长,后有内销市场品质和数量激增,伴随着中国飞速增长的经济,中国鞋机产业步入“黄金时代”。2010年后,历经两次金融风暴,制鞋业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需求快速释放,中国鞋机产业迈入“破冰”期,寻求“蜕变”……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其实有一些特定领域已经采用进口设备,如国营军工企业(主要按计划生产军靴、手枪套、腰带、安全鞋、钱夹、皮包等)或接到外贸订单的国营鞋厂,他们主要通过国营渠道引进意大利先进设备到中国大陆。
这一时期,鞋厂设备进口主要通过意大利贸易公司、香港及台湾贸易公司为中介,产品以功能型为主,例如全自动钉跟机,在这之前绝大多数鞋厂主要依靠铁锤、气动牙钉枪完成这道工序。而当时的民营鞋机企业,还处于翻新台湾二手鞋机阶段,无设计、研发、自主创新能力,市场信息面也不广。
2000年开始,随着中国制鞋业高速发展,国内鞋厂通过展览及多渠道交流意识到,国际上生产全自动钉跟机的厂家和品牌有很多,于是他们开始注重品牌和品质。
确切地说,意大利鞋机品牌真正进驻中国市场,是1998~2008年,这十年,陆续有Sabal,BC,CAMOGA、Newlast、ATOM等建立中国分支机构,或合作、或收购、或重组、或贴牌等方式进行中国本土化生产和运作。
而中国本土鞋机品牌则是伴随着90年代民营鞋机企业老板创业,完成资本积累,于2000~2009年,发展壮大起来。经历两次金融风暴后,真正具有拓展能力的企业,如广东的爱玛、名菱、利成、意利等鞋机品牌老板,早已把眼光投到了国际市场,并默默在海外进行运作。目前,周边邻国、东南亚、南美、中东甚至欧美都能看到来自中国的鞋机品牌。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