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黄岛保税区内棉花仓储企业正处于入库补货期,虽然大部分企业仓储量达到高位,但进口棉仍在不断运入。青岛宏川物流有限公司是保税区内规模较大的棉花物流企业,该公司两万多平方米的库存临近满仓。
在另一家规模较大的棉花物流企业——青岛金宇物流有限公司,期货日报记者看到,公司仓库爆满,进口棉库存量达到3.5万—4万吨的满负荷状态,部分棉花甚至只能囤积在仓库外的空地上。
今年,进口棉来源国出现较大变化,高品质棉遭回购和抢购。贸易商进口棉花的国别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为进口美棉的数量下降。
一个原因是前期签售的低价棉大部分被回购,另一个原因是土耳其、墨西哥、越南等国签约量增加,挤占了我国进口商的份额。据了解,截至2月底,土耳其累计签约本年度美棉41.9万吨,已超过我国,位居第一。
由于到货量少且需求较强,已到港的美棉被国内纺织企业抢购一空,美棉价格也一天一涨。而质量稍差的印度棉,走货量少,当前的库存量较大。和往年平均库存量对比,可以发现,印度棉库存量占比达到了50%,而美棉占比25%—30%。另据了解,澳棉近年的库存量有所增加,占比10%—15%。其他的库存棉为巴西棉、中亚棉等,其整体占比约在10%。
记者在与棉花仓库管理人员的交流中了解到,进口棉到港时间的规律性比较强,每年的12月份至次年2月份为入库高峰,3月份开始逐渐减少,7、8月份降至最低值,随后,10、11月份陆续补库,直至次年2月底3月初。
进口棉的销售周期与库存周期基本一致,并与下游服装行业需求变化关系紧密,即每年的3月份为销售旺季,随后需求减少,直到10月份开始进入下一个需求高峰。与此同时,根据不同季节的服装对棉花质量要求的差异,不同质量和等级的棉花,其销售状况也不尽相同。
例如,3月份以生产春夏季穿的针织衫运动衫为主,市场对棉花的三丝要求较高,纺织企业更喜欢三丝少的高品质美棉和澳棉。而进入下半年,尤其是10月份以后,纺织企业主要为欧美国家生产圣诞订单和冬季服装,这时纺织企业对棉花质量的要求不高,印度棉走量较好。
另据了解,虽然保税区内仓库爆满,但当前棉花进口量相比去年同期仍是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政府对进口棉市场进行了调控,仓库中存放的和正在运入的进口棉多数是去年12月份以前办妥相关进口手续的。
综合海关等部门的信息,今年2月份我国进口棉花24.6万吨,环比减少4.6万吨,降幅为15.94%,同比则减少13.3万吨,降幅为35%。本棉花年度开始至今(2013年9月份至2014年2月份),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66.3万吨,同比减少54.4万吨,降幅为24.7%。其中,今年前两个月,累计进口棉花53.9万吨,同比减少29.8万吨,降幅为35.6%。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