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公文拒“喜大普奔”和宽容与否无关

公文拒“喜大普奔”和宽容与否无关

今后,“喜大普奔”“坑爹”“酱紫”等网络流行语将与机关公文、学生教科书“绝缘”。从4月1日起,河南省启动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词汇。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网络语言的确有自己的缺点,不严密,缺少高雅,但网络语言简洁生动,能吸引年轻人。作为政府和官员而言,在日常工作中分清主次,保持公文的科学严谨之外,可以关注网络化表达方式,利用好网络语言,这是接地气与网友联络的好方式。


  当前推动清新的文风,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政府机关的官员了解一些网络语言,并非坏事。说老百姓听得明白、乐于接受的话,发老百姓看得懂、读得通的文,才能贴近群众。


  网友声音


  @就这样好了八:需要新事物的存在,包容发展,才能去旧迎新。


  宽容的反义是排斥和禁止,是不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如果河南省全面禁止网络流行语,可以说是不宽容。但是,该省只是在机关公文、学生教科书等特定的场域给予有限的禁止,在这些场域之外,网络流行语仍可自由“行走”。


  之所以要拒绝“喜大普奔”进入机关公文,是由公文必须具有规范性、大众性与稳定性所决定的。


  网友们耳熟能详的一些网络用语,可能对另一部分公众而言还相当陌生,如果硬要在公文中使用,既影响传播效率,也对不熟悉网络用语的公众不公平,客观上削弱了他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至于语言的发展,那也要有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如果网络语言能够“顽强生长”到被收录进现代汉语词典的地步,那时再进入“公门”也不迟。


  相关链接:


  昨日,记者从山西省政府获悉,我省要求党政机关以及省属企业进一步做好精简文件的工作,要求严格控制公文篇幅和字数,努力做到篇幅简短、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炼,一般文件内容不超过3000字,内容涉及范围广、事项多的文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


  据悉,我省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包括收文制度、发文制度、审核把关制度、签发制度等,从制度层面强化约束和管理。在发文方面,依照职权范围可由部门发文的事项,不以政府名义发文;可以政府办公厅(室)名义发文的事项,不以政府名义发文;上级文件已公开发布、本级无新的政策、措施的事项不得重复发文。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同时,要从严控制印发各类检查考核、整治方案、总结评估、表彰奖励等方面的事务性文件。此外,我省还要严格控制成立和调整各类议事协调机构的发文。可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工作会商、联合行文等方式处理问题的,不发文成立领导组。已有的领导组调整,原则上一届政府只集中调整一次,由省政府办公厅发文。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