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重庆朝天门打造品牌振兴渝派服饰

重庆朝天门打造品牌振兴渝派服饰

重庆朝天门:20年倾力打造服装商贸名城   在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重庆的零公里起点在此标记这座城市的中心,也标记着未来国际服装商贸名城的诞生。   朝天门,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自古就有“左右夹两江,上下十三邦”之誉。如今,运营20多年的朝天门市场开始升级换代,昔日服装市场变革的策源地正在酝酿新的爆发——打造国际服装商贸名城。   尝试观念开放成就西部贸易中心   从上世纪80年代末用旧仓库改建市场的尝试,到现在的“调整、改造、提升”,朝天门市场用20年的风雨历程践行和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坚实步履。而这20年,不仅记录了朝天门市场的起步和繁荣,更为如今的厚积薄发打下了伏笔。   1988年,改革开放在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渗透、生根、发芽。“商业流通体制改革”正在冲击饱受计划经济“佑护”的朝天门仓库区(朝天门市场的前身)。   此时,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和市一商业局决定把旧仓库改建成交易市场,并提出“人不分公私,货不分南北”均可入驻交易,这一大胆尝试,霎时吸引了江浙等外地和本市500多户客商,市场建设初见成效。三年后,根据《加快朝天门仓库区的开发利用,建成商业城》的议案,重庆市和渝中区两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大胆决策,确定在全国率先将闲置的仓库区正式改建成朝天门综合交易批发市场。同时将解放碑中心新华路、五四路等马路市场经营户迁入朝天门市场。由此,各地商贸纷至沓来,日成交量超过100万元,当年就实现交易额2.8亿元。   好消息不断传出。2004年,朝天门市场交易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2006年达到118亿元,“两税一费”年上缴达1.5亿多元(不含市场经营户和餐饮服务业的利润)。1999年朝天门市场被国家经贸委列为全国首批重点联系批发市场,被国家统计局、中国商业联合会列为全国百强商品交易市场和全国十大工业品市场,2005年被评为全国竞争力百强市场第5位,成为重庆市新的经济增长亮点,也成为东部发达地区商品、资金进入西部发展的桥头堡。   如今,朝天门市场拥有24家办场单位32个商场,商场面积48万平方米,经营面积21.8万平方米,13000余个商铺,从业人员14000余户,间接带动就业20余万人。全国各地6000多个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进入朝天门市场,形成了以服装为主,小商品、日化、箱包、鞋帽、床上用品等20余大类数万种商品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商品辐射三峡库区、云、贵、川、陕等200多个市、县。   朝天门市场俨然已成为重庆市的重要商业圈。当年一次观念开放的尝试,成就了西部贸易中心的确立。   转换经营模式市场业态提档升级   二十年来,以服装和小商品为主的朝天门市场,逐渐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固定了其经营方向和种类,在全国也成为了有较高知名度的工业品批发市场。但在全国各地市场越来越走向专业化的趋势下,由各种业态、业主自发投资形成的市场,正在经受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检验。因此,“向现代化新型市场转轨,实现黄金地段黄金产出”,是目前朝天门市场必须面临的新考题。   而从老旧仓库区走出一条开放之路的朝天门市场也正在寻求一次新的“华丽”转身:不断提高市场知名度,提升市场的品牌含金量,加大对市场软硬件的投入,逐步由粗放型市场向现代化商场迈进。   记者看到,以展示为主,采取定购、下单的方式进行交易的新模式在朝天门市场的各大商场逐渐推广。从2007年起,针对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忧患意识强的商场,朝天门市场管理处开始了一次“重点培育”,引导部分条件较好的商场将原有的小摊位改造成宽敞的展示间,逐步向定单交易的方向发展,促使他们尽快向新型现代化市场转轨。   对于已经在消费者心里形成“大杂烩”印象的市场而言,特色经营、错位经营、提升服务品质,成为朝天门市场管理处针对适应现代商贸要求开出的又一剂“猛药”。注重在体现特色上下功夫,以发展特色、突出特色、增强功能为重点,积极引导市场和经营户在业态定位、产品风格、特色商品、优质服务、渠道营销等方面实现错位经营。同时,注重在创新服务上做文章,大力推广公司化经营,加强市场管理,实现一条龙服务,克服“三现”交易(即:现场、现金、现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订单贸易,积极建立商品展示平台,着力引进著名企业、著名品牌的入驻,增强品牌聚集度,发展品牌代理型总部。   值得一提的是,在商场硬件向现代商贸方向升级的大环境下,商储一分司五区八楼的业态进行了整体调整改造,将该楼由原经营整体产值不高的小商品改造作为产值和品牌形象极高的精品箱包的展示大厅,提升了楼层产值和形象;另一方面迁出的小商品经营户,引入刚刚开业,人气还不兴旺的长德新美小商品城二楼,这批成熟商户的进驻,立即给商场人气带来了崭新的气象,有效带活了整个商城,达到了“双赢互利”的良好效果。   目前,朝天门市场以港渝、圣名、金海洋、大生、协信、大正为龙头的标志性商场逐步形成,而新兴的渝派服饰、长德也以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独特的经营风格逐渐成为朝天门市场的新生力量,而且它们全都集中在陕西路、新华路地段,使原来以商储为主的市场重心向陕西路和新华路转移,已经接近解放碑中心区域。   强化软件建设打造品牌战略   硬件提升只是“表”,更重要是软件提升的“里”。近年来,朝天门市场在提升服务质量,营造放心、舒心、省心的“三心”级购物环境方面狠下苦功。按照“建设品牌市场、引进品牌商家、销售品牌商品、提供品牌服务、满足品牌消费”的“五品”战略思想,在各商场建立健全了诚信服务机制和先行赔付、3.15投诉站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方便顾客的“一日退货制”、加强营业员管理的“营业员挂牌制”等新举措,促进了市场的有序扩张和整体素质的提升。这些基于服务的“内涵”正在改变消费者对批发市场的低端印象。   由于朝天门市场的投资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多元化,朝天门市场管理处为了打造“朝天门市场”的整体品牌形象,必须整合市场资源,实现行业自律,朝天门市场服装加工业协会、朝天门市场商会、朝天门市场物流运输协会应运而生,为朝天门市场的组织管理和资源整合,搭建起了有效的管理平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004年,朝天门市场管理处率先提出了“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商品输出”的“三输出”战略构想,在重庆周边省市创建朝天门分市场,并成功运作了四川泸州分市场、贵州遵义分市场等,为朝天门市场的进一步做大做强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与此同时,朝天门市场利用整体包装宣传,打造品牌市场,扩大影响力,促进升级。朝天门市场管理处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体资源,对整体市场广泛进行形象宣传和品牌推广,提高了市场在全国的知名度。   2007年,朝天门市场被商务部世贸研究会等评为“中国纺织服装十大品牌市场”,被中国纺织协会专业市场联盟评为“全国十强文明市场”并授予改革开放三十年“杰出贡献奖”,被中国市场学会评选为“2007年度公众信赖百佳著名市场”。   近日,朝天门市场管理处又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市场优秀管理机构”。   乘服装梯度转移之势 振兴渝派服饰   中国服装产业由东部向西部转移的趋势在两年前就已初显,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为服装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作为东部地区进入西部的桥头堡的重庆,成为东部服装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的重要支撑点和承接地。目前世界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央着力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更会加速中国服装梯度转移的步伐。因此,对重庆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言,朝天门市场的发展不只是强化产业链的下游,同时将成为拉动整个产业链的晋级,实现东西部生产基地相结合的产业集群的重要部分。   近期,重庆市提出要在新一轮发展中成为中国内陆地区开放高地的决定以及国务院关于把重庆市作为内陆开放示范区和构建现代市场体系的试验区的利好政策,都将为朝天门市场的大发展创造大契机。   为尽快适应发展的需要,朝天门市场管理处加紧与一些房地产商联系,充分利用其在重庆区县工业园区的土地资源,拟建两个分别占地300亩和500亩的朝天门市场服装物流工业园区,园区内将建标准化厂房、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培训中心等,作为朝天门市场的后方基地。   同时,渝中区政府积极引导渝派服装企业的发展,今年3月初,经过驻场职能部门的严格评选,朝天门管理处向中国纺织联盟主办的“全国800强金销商”评选活动推荐了20户经销商,其中包括“欧伊洋”、“雨贝尔”等渝派知名品牌。从朝天门市场服装加工企业协会的统计来看,2007年交易额比2006年增长了一半以上,辐射面除了成都、贵阳等周边地区,今年还发往了北京、郑州、乌鲁木齐等发达地区,全国各地到市场打包的批发商大量增加,“渝派”服装已经悄然崛起。     为把朝天门市场打造成长江上游的国际服装商贸名城,朝天门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他们将不断地加强市场的环境改造和建设,借部分旧商场拆迁之机,在朝天门建设标志性的大型商场,建立各项完善的配套服务,筑巢引凤,引进多个国际品牌进驻,大力发展楼宇经济;设立多个小型的购物广场,引进高档次的餐饮企业进入朝天门市场,以此实现朝天门市场集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功能。按照渝中区政府的整体部署,朝天门市场将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现代商贸集散地和知名品牌的总部基地,并成为东部服装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n

来源:服装时报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