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确有自己的缺点,不严密,缺少高雅,但网络语言简洁生动,能吸引年轻人。作为政府和官员而言,在日常工作中分清主次,保持公文的科学严谨之外,可以关注网络化表达方式,利用好网络语言,这是接地气与网友联络的好方式。
当前推动清新的文风,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政府机关的官员了解一些网络语言,并非坏事。说老百姓听得明白、乐于接受的话,发老百姓看得懂、读得通的文,才能贴近群众。
网友声音
@就这样好了八:需要新事物的存在,包容发展,才能去旧迎新。
快报再评
宽容的反义是排斥和禁止,是不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如果河南省全面禁止网络流行语,可以说是不宽容。但是,该省只是在机关公文、学生教科书等特定的场域给予有限的禁止,在这些场域之外,网络流行语仍可自由“行走”。
之所以要拒绝“喜大普奔”进入机关公文,是由公文必须具有规范性、大众性与稳定性所决定的。网友们耳熟能详的一些网络用语,可能对另一部分公众而言还相当陌生,如果硬要在公文中使用,既影响传播效率,也对不熟悉网络用语的公众不公平,客观上削弱了他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至于语言的发展,那也要有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如果网络语言能够“顽强生长”到被收录进现代汉语词典的地步,那时再进入“公门”也不迟。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