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国内碳纤维实际用量近1万吨 碳纤维企业“小而散”整体亏损

国内碳纤维实际用量近1万吨 碳纤维企业“小而散”整体亏损

碳纤维企业“小而散”整体亏损,碳纤维产能如果能够持续稳定生产,必将取得突破并在全球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将有力支持中国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调整产业格局。接下来,就和世界服装鞋帽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详细的资讯吧。

  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属于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新材料之一,并列入国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高性能纤维应用及产业化是规划中的十大重点方向之一。


  目前,我国碳纤维产业整体技术现状是T300级碳纤维已掌握工业化生产技术,T700级碳纤维已基本掌握工业化生产技术,T800级碳纤维处于试验线试制阶段,M40级碳纤维处于研发、试制阶段。


  全国(大陆)碳纤维生产企业共30余家,2013年碳纤维的产能已近14000吨,实际产量不足3000吨。与去年相比产能增长约40%,产量增长20%多。从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研制和生产,以及设备制造的厂家有百余家。其中大多是生产体育休闲用品,从事航空航天等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制、生产单位10余家,从事纤维缠绕和拉挤成型工艺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企业共40余家。


  据业内有关资料报导,2013年全球碳纤维产能近10万吨,产销量约5万多吨。我国碳纤维实际用量约近1万吨,占全球碳纤维产量的1/5。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应用领域所占比例为航空航天等市场的10%,一般工业市场的30%,体育休闲用品市场的60%。


  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特殊性,国外对高性能碳纤维技术与高端工艺装备实施垄断封锁,低端碳纤维产品向我国倾销(在一定程度上又推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企业的发展),加上我国碳纤维企业小而散的状态,质量尚不太稳定,而且生产成本高于进口同类产品价格,全行业呈亏损状态。


  2013年10月,工信部印发《加快推进碳纤维行业发展行动计划》。计划提出,经过3年努力,初步建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体系,碳纤维的工业应用市场初具规模;到2020年,我国碳纤维品种规格齐全,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工业对各类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品的需求,初步形成两到三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纤维大型企业集团及若干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集聚区。


  计划要求在产业推进发展进程中不忘转型升级,并鼓励骨干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力争到2020年,前5家生产集中度提高至70%以上。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