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13日晚再发第十七批2家企业的预披露和预披露更新信息,其中,1家在上交所上市,1家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加上此前十六批披露的319家,目前已有321家企业发布了预披露或预披露更新信息。
截止到5月13号晚,新增IPO预披露公司达308家,其中上交所主板136家,深交所中小板75家,深交所创业板97家,另外有13家IPO预披露更新信息名单,值得关注的是,在IPO预披露企业已过半的情况下,预披露的节奏明显放慢。
按照《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预先披露等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通知发布之日前已提交首发申请但尚未通过发审会的企业(以下简称“在审企业”),应向审核部门提交财务资料在有效期内的预先披露材料并相应更新申请文件后,方可履行后续审核程序。
自4月18日起,相关文件基本符合要求的在审企业已经陆续在中国证监会网站进行预先披露。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财务资料有效期的相关规定,预计2014年6月底前,绝大部分在审企业可完成财务资料更新和相关预先披露工作。
有分析担忧,IPO开闸加上优先股轮番“轰炸”,新股融资和圈钱的幅度大大提高,让本就疲弱的A股市场继续承压,其融资功能可能会被过度开发,A股恐上演“融资劫”。
相关链接: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管理业务规范、自主配售细则和网下投资者备案管理细则有望近期发布。包含具体改革措施的“新国九条”已修订完毕,其中有关私募市场发展及资本市场开放等政策将为市场带来利好。
据参加2014年保荐代表人第一期培训班的人士透露,根据新的IPO配套规则,承销商不得预测每股的估值区间或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承销商对网下投资者是否符合条件有进行核查的责任,在招股书刊登前不得披露投价报告内容。新股部分的承销费率不得高于老股部分。规则还提出黑名单制度,列入其中的网下投资者和机构将根据不同情形受到相应处罚,期满后需重新备案。只有经备案的投资者及其管理的产品才能参与网下报价、申购。规则将对网下投资者进行分类,同类投资者配售比例相同,公募、社保、年金、保险(放心保)等配售比例不得低于其他投资者。
业内人士表示,预计最快5月上旬就要开始受理网下投资者备案。随着IPO配套规则发布,已过会未上市企业有望在5月获上市批文。预计发审会审核节奏不会太快,每周四到五家的可能性较大。
根据新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原则上新股发行数量大于老股转让数量;如果只有战投承诺锁定12个月以上,公告的老股转让数量不得超过战投承诺申购数量;申购时并不区分新股和老股,只需对自愿承诺锁定的股份数量特别标识。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