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温润气候令这里四季树木常青、鲜花遍地,穿城而过的城际铁路、现代的高速公路网络与人们传统的非洲印象相去甚远。
中摩合作刚刚开启
深入了解摩洛哥后,竟发现摩洛哥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为了发展经济,两国都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也正在经历着与传统观念的激烈碰撞。
然而,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并不意味着两国人民的深入了解和经济领域的密切合作。走在摩洛哥街头,亚洲面孔对那里的人们来说仍然陌生;在首都拉巴特的主要街道两旁遍布着各国汽车品牌的销售厅,有欧洲的、日本的,但是看不到中国的。
据中国驻摩洛哥大使孙树忠介绍,目前中国在摩洛哥的投资公司仅有30家左右。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信息、通信和技术企业,另一类则是工程建设企业。中摩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刚刚开始,前景光明。在旅游方面,2013年到摩洛哥旅游的中国游客仅有五六百人。
招商引资优势明显
事实上,作为潜在的投资目的地,摩洛哥有很多先天和后天的优势。摩洛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坐落在非洲西北部,北部与西班牙隔海相望,最近处仅有14公里,这使得摩洛哥成为辐射欧洲、美洲、非洲市场的最佳平台。
借助不同的自由贸易协议,摩洛哥允许投资者免税进入55个国家的市场,面向超过10亿消费者及全球GDP的60%。目前,摩洛哥同欧盟签署了摩洛哥-欧盟联系国协议,同美国、加拿大和阿拉伯联盟也签署了自贸协定,同西非经济与货币联盟协定正在签署中。
这里拥有世界级的基础设施。2007年,丹吉尔地中海新港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吞吐量超过300万集装箱;摩洛哥的15个国际机场连接各大主要城市及世界经济平台;高速公路网络四通八达,涵盖各大主要城市;电信业也是摩洛哥发展最快、最好的行业之一,占GDP的13%;2015年,摩洛哥将建成非洲第一条高速铁路。
在人力资源方面,摩洛哥人力资源丰富,教育水平高,竞争力强。为吸引投资,摩洛哥政府也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激励政策。所有的这一切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遇。
免签协定促进交往
1998年,华为在摩洛哥建立了办事处。该公司在摩洛哥投资多年,目前摩洛哥是华为在北非最大的市场。华为摩洛哥办事处总经理徐旭晶介绍说:“摩洛哥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即地理优势。对于中方企业来说,很多时候可以通过摩洛哥即覆盖欧洲市场,又覆盖非洲的市场。摩洛哥政府为了吸引投资,也颁布了很多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进入欧洲市场。但是由于很多原因,中国企业不了解,错失机会。”
为了促进中摩两国之间的人员交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摩洛哥王国政府关于互免持外交、公务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于2014年3月6日生效。根据此协定,缔约一方持本国有效外交、公务护照公民,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者过境,停留不超过60天,免办签证。摩洛哥王国驻华大使贾法尔·阿尔热·哈基姆表示,对于有意于摩洛哥投资的中国商人,摩洛哥使馆将签发为期一年的长期签证,并愿意提供必要的协助。
据孙树忠介绍,今年6月,摩洛哥国王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届时有望达成有利于中摩双边投资的相关协定。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