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河北昌黎打造三张靓丽名片 向中国皮毛产业第一县进军

河北昌黎打造三张靓丽名片 向中国皮毛产业第一县进军

近日消息,哈尔滨华隆农牧集团、桐乡市东创皮草贸易有限公司与昌黎县政府签订项目投资意向书,向中国皮毛产业第一县进军,一起看看详情吧!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昌黎国际皮毛节上,哈尔滨华隆农牧集团、桐乡市东创皮草贸易有限公司与昌黎县政府签订项目投资意向书,两公司将分别斥资1.1亿元、1.8亿元,在昌黎县建设昌黎恒德祥饲料项目和仓储及拍卖中心项目,标志着该县皮毛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皮毛产业向系统性、综合性方向发展。


  昌黎县围绕“四区五园驱动、三城六业崛起”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抓亮点,使亮点更亮,特色更特。倾力打造国际知名的干红葡萄酒城、加快发展海产品养殖及深加工产业、重点发展皮毛养殖及深加工产业,通过狠抓产业链条研究、项目包装谋划、企业对接招商,“品味红酒、品尝海鲜、品鉴皮草”如今正成为代表昌黎的三张靓丽名片为世人所熟知,三大特色产业也正成为昌黎的金字招牌,吸引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来昌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让昌黎干红历久弥香


  有“中国波尔多”之称的昌黎,依托适宜生长酒葡萄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集酿酒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橡木桶生产、干红酒瓶制造、彩印包装、葡萄酒学校、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为一体的葡萄酒产业集群。不仅培育出了“华夏长城”“茅台”“朗格斯”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并荣获“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中国酿酒葡萄之乡”和“中国干红葡萄酒城”等美誉。现有优质酒葡萄基地面积1.5万亩,酿酒企业28家,2013年全年葡萄酒生产企业销售量2.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利税1.7亿元。


  为进一步增加昌黎在国内外葡萄酒酿造业的影响力,该县制定了昌黎县葡萄酒产业园发展规划,并提出在昌黎东部酒庄区打造“碣阳酒乡”的战略发展思路,建设集酿造、旅游、观光、采摘、品尝为一体的绿色生态酒庄群。


  据了解,目前昌黎葡萄酒产业项目建设呈喜人态势,总投资19.07亿元的金士、海亚湾、茅台、嘉泰、十年红等五个高档葡萄酒庄园项目正在快速有序建设之中。投资3亿元的华夏七期扩建项目、投资1.2亿元夏都酒厂的改扩建项目、投资4亿元的金海酒厂扩建项目也已全部开工建设,昌黎葡萄酒产业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崛起。


  为“蓝色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拥有利用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昌黎县努力实现全县高档养殖品种、高档养殖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大力发展海洋渔业产业,重点发展工厂化鲆鱼养殖业、滩涂海参养殖业等,并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2013年全县浅海滩涂养殖开发总面积73万亩,水产品产量20.3 万吨,水产品产值16.6亿元。


  同时,该县发展了以“渔岛”旅游景点为标志的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新增人工渔礁面积1万亩,扩大工厂化养殖面积5万平方米、滩涂海参养殖面积3000亩。目前,以团林、大蒲河、茹荷三个乡镇为主导的集浅海养殖、海水捕捞、水产加工、出口销售为一体的水产品养殖加工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也带富了一方百姓。


  依托养殖领先优势,该县还积极谋划试水海洋制药、海上旅游、海水利用、海上风电等领域。2012年,总投资10亿元的秦皇岛市首个风电项目——大滩风力发电工程落户昌黎县刘台庄镇,整体规划总装机容量100MW,投入运行后每年可为社会输送1亿度绿色电能。


  向中国皮毛产业第一县进军


  作为重要的毛皮产区,昌黎素有“中国毛皮产业化基地”“中国养貉之乡”的美誉,发展毛皮动物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经济地理环境和对外开放条件等优势。通过多年的发展,与养殖业相关的饲料、兽药、养殖器具、人工输精、毛皮经纪人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逐渐显现出来,形成了集乡镇产业、规模化养殖场为主体的集群化发展。


  近年来,昌黎县皮毛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自2003年开始,皮毛动物饲养量以每年100万只的速度强势增长。2013年全县养殖总量突破1400万只,年创产值32.6亿元,县域养殖量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貉子养殖县。


  目前,全县已发展皮毛动物示范专业村20个,养殖专业村160个,示范专业户1750个,养殖量在5万只以上的大型养殖场2家;投资近亿元建成2个功能较为完善的皮毛交易市场,初步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建成秦皇岛地区首家皮毛硝染企业——昌黎同和皮草有限公司,使昌黎县皮毛产业上档升级。目前全县集养殖、皮毛交易、皮毛加工、裘皮设计和深加工、裘皮展销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兽药、物流运输等关联产业于一体的皮毛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