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中国传媒大学2014院系专业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2014院系专业介绍

 艺术学部秉持“传承为本、融合为要、创新为魂”的发展思路,以“人文、科学、艺术”三位一体、“教学、科研、创作”齐头并进、“学业、品格、视野”相济兼修为发展理念,着力培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立足于现代媒体艺术,能够在数字时代驾驭媒体艺术创作、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精英人才,努力建设成为“中国传媒艺术精英人才培养及科研创作高地”。

新闻传播学部


  广播电视学【普通类本科专业+自主选拔录取】


  广播电视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自主选拔录取本科专业】


  编辑出版学(新媒体方向)【自主选拔录取本科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影视摄影与制作(电视摄影方向) [艺术类本科专业]


  新 闻 学[普通类本科专业]


  传 播 学 [普通类本科专业]


  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普通类本科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媒体创意方向)[普通类本科专业]


艺术学部


  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综艺节目编导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音乐学[艺术类本科专业]


  音乐学(声乐表演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戏剧影视导演[艺术类本科专业]


  戏剧影视导演(剪辑艺术与技术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表  演[艺术类本科专业]


  录音艺术(音响工程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录音艺术(音响导演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类本科专业]


  影视摄影与制作(电影电视剧、图片摄影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影视摄影与制作(照明艺术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影视摄影与制作(光环境设计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戏剧影视文学[艺术类本科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特效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多媒体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动  画[艺术类本科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艺术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技术方向) [普通类本科专业]


 


理工学部


  通信工程 [普通类本科专业]


  广播电视工程 [普通类本科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普通类本科专业]


  自动化(演艺工程与舞台技术方向)[普通类本科专业]


  数字媒体技术[普通类本科专业]


  网络工程 [普通类本科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普通类本科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普通类本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向)[普通类本科专业]


  信息安全[普通类本科专业]


 


文法学部


  汉语言文学[普通类本科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普通类本科专业]


  汉语言(应用语言学方向)[普通类本科专业]


   法    学[普通类本科专业]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类本科专业]


 


外国语学院


  英  语 [普通本科专业]


  俄  语 [自主选拔录取本科专业]


  法  语[自主选拔录取本科专业]


  西班牙语【自主选拔录取本科专业】


  日 语【普通本科专业,提前批次招生】


  朝鲜语【普通本科专业,提前批次招生】


  土耳其语【普通本科专业,提前批次招生】


  印地语【普通本科专业,提前批次招生】


  德  语【普通本科专业,提前批次招生】


  葡萄牙语【普通本科专业,提前批次招生】


 


广告学院


  广告学【普通本科专业】


  公共关系学【普通类本科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新媒体网络经营方向)【普通本科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类本科专业】


 


经济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类


  经济学类


  文化产业管理【普通类本科专业】


  行政管理【普通类本科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普通类本科专业】{page_break}


 


艺术学部


学部招生咨询电话:65779394、57297213、57297214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于2013年7月组建,包括“戏剧影视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艺术教育中心”和“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挂靠)”六个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教授兼任艺术学部学部长。


  艺术学部秉持“传承为本、融合为要、创新为魂”的发展思路,以“人文、科学、艺术”三位一体、“教学、科研、创作”齐头并进、“学业、品格、视野”相济兼修为发展理念,着力培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立足于现代媒体艺术,能够在数字时代驾驭媒体艺术创作、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精英人才,努力建设成为“中国传媒艺术精英人才培养及科研创作高地”。


  艺术学部拥有良好的艺术类学科专业布局、艺术与技术交叉渗透的学科专业形态,以及音频与视频、影视与动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小综合”的学科架构,拥有艺术学门类全部5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硕士、博士授予权。其中,“广播电视艺术学”为国家重点学科、“艺术学理论”和“戏剧与影视学”为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动画学”为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交叉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戏剧与影视学”全国排名第一、“艺术学理论”全国排名第六、“设计学”全国排名第九;还是学校国家985“数字媒体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


  艺术学部积极践行“校园大课堂、传媒大舞台”特色育人理念和模式,现有18个本科专业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综艺节目编导方面)、音乐学、音乐学(声乐方向)、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导演(剪辑艺术与技术方向)、表演、录音艺术(音响工程方面)、录音艺术(音响导演方向)、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影视摄影与制作(电影电视剧、图片摄影方向)、影视摄影与制作(照明艺术方向)、影视摄影与制作(光环境设计方向)、戏剧影视文学、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特效方向)、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多媒体方向)、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艺术方向)、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技术方向)。


  艺术学部拥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学者。学部现有教授61人、副教授66人,硕士生导师114人、博士导师50人,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内培外引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涌现出一批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学团队、科研团队,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


  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原影视艺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学校艺术学科中规模最大的学院,在全国同类学院中,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办学质量均名列前茅。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师生主创或参与《都市童话》、《裸婚时代》、《跑马场》、《国家审计》和《我的父亲母亲》、《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墨攻》等多部影视剧作品,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艺术学部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成立于2011年,学院下设专业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北京广播学院建院之初,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是专业录音师、音乐制作人等优秀人才的培养摇篮。


  艺术学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原动画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我国最早从事动画教学、创作、科研的学院之一,也是国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包括新媒体艺术与影视特效)、数字游戏设计专业的始创院校。近年来,师生作品多次入围法国昂西、德国柏林、日本东京等世界顶级动画节展,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教育教学优势。


  艺术学部艺术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汇集了艺术学理论、电影学、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美学、艺术与科学等相关学科,主要承担艺术学理论研究、期刊编辑和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工作,培养了大量的艺术学专业研究生人员。


  艺术学部艺术教育中心成立于2008年,下辖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团(包括合唱团、交响乐团、民乐队等),团员来自我校各专业在校生。“中心”秉承培养具有传媒特色人才的教育理念,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为有艺术特长和爱好艺术的同学提供锻炼自己和发展自己的平台,有计划地开展高雅音乐艺术活动,向社会各界展示我校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艺术素质。2014年,艺术教育中心合唱团亮相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展示中传学生的最佳风貌。


  作为一个研究机构,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秉持“提升传媒竞争力、艺术传播力、文化影响力”的理念,致力于研究全球最具创新、创意的传媒艺术与文化案例,提炼最具品质、品味的传媒艺术与文化经验,构建绿色、责任和健康的传媒艺术与文化生态。培育具有传媒文化发展宏观视野的战略型、复合型、创新型拔尖人才和团队;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艺术与文化学术品牌。


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综艺节目编导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培养方向


  广播电视编导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中的文艺编导方向是全国最早开办的相关专业方向、也是中国传媒大学最早设置的本科专业之一,现已成为学校的品牌。


  进入本专业方向的学生,在学习两年后,根据学习情况和个人志愿,将分为文艺编导和综艺节目编导两个方向,更加深入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训练。


  文艺编导方向 面向电视台、广播电台及其它影视制作机构,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创作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较高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从事广播电视艺术类节目、栏目及频道策划、节目编导、文案写作、文艺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三大系列:编导语言与技艺、编导理论与艺术、编导创作实务。


  综艺节目编导方向 综艺节目既是电视文艺中重要的节目类型,也是当前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生产的热点,是全国各电视媒体增强其品牌竞争力的法宝。本专业方向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有针对性地为电视综艺节目培养具备策划、编导、制作能力,拥有国际视野,能够进行综艺节目模式研发、创意实现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为在国际电视节目平台上打造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综艺节目模式,提升中国综艺节目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后备力量。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综艺节目史论、综艺节目类型与形态、综艺节目模型策划与研发、综艺编导元素以及综艺节目创作系列课程。


  进入本专业方向的学生,在学习两年后,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可进入设在我校的教育部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师工作室,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培养。


音乐学[艺术类本科专业]


  培养方向


  本专业下设音乐传播、音乐编辑、电子音乐制作等专业方向。在完成一年的课程学习后(声乐表演方向除外),根据个人专长和学习情况分方向培养,旨在培养既熟悉音乐、又懂传媒技术的“传媒音乐人”复合型人才。


  音乐传播方向  面向广播影视、网络新媒体、唱片音像出版、演艺娱乐行业、文化传媒公司以及音乐剧场、乐团管理等当代音乐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领域,培养兼具良好音乐素养、大众传媒技术以及音乐市场运作意识和能力的音乐策划、音乐监制、音乐经纪、音乐制作、音乐制片以及音乐项目管理等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音乐产业概论、音乐风格与流派、音乐市场营销、网络音乐营销与管理、音乐版权政策与法规、演艺经纪、音乐文论写作、音乐传播调查、音乐创意与项目制作等。


  音乐编辑方向  面向广播影视节目制作、音像出版制作、网络音频音像制作等传媒部门,着重培养以音乐编辑、编导为专长,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基础,熟练掌握音频、视频编辑技术以及基础性的录音技术,熟悉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的策划、编导和制作流程及基本技术,具有新媒体音乐策划制作、营销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和理念,能够从事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节目制作、编辑、编导、监制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广播音乐节目编导、电视音乐节目编导、音乐风格与流派、音乐创作基础、数字音频制作、配器与总谱读法、视听语言、录音基础、影视音乐分析、影视音乐编辑、音乐文论写作等。


  电子音乐制作方向  培养具备良好音乐修养和音乐鉴赏力,掌握电子音乐的创作手法和制作技术,具有良好音乐创作和制作能力,能够在唱片公司、音乐制作公司、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媒公司和数字媒体公司等领域从事流行音乐、影视音乐、商用音乐、游戏音乐、交互式多媒体音乐等应用型电子音乐创作与制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音乐创作基础、计算机音序制作、数字音频编辑、采样与应用、录音基础、混音技术、流行与爵士和声、流行音乐创作、影视音乐创作、电子音乐作曲等。


音乐学(声乐表演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培养方向


  本专业方向为音乐艺术院校、综合类大学、影视音乐文化演出机构、文艺演出团体培养声乐表演人才、声乐教育人才。学生在学好声乐表演专业课、音乐基础课的同时,结合中国传媒大学的特点,增加对其他相关专业课的交叉学习,成为知识广、基础厚、能力强、品学兼优的复合型声乐(包括美声、民族、通俗,以及其他唱法)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钢琴即兴伴奏、音乐风格与流派、声乐表演、声乐表演教学实践、声乐作品赏析以及西方音乐文化、中国音乐文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文论写作等。{page_break}


戏剧影视导演[艺术类本科专业]


  培养方向


  导演是影视艺术创作的灵魂与核心,是创作团队中的统帅,担负着举足轻重的责任与职能,在影视创作日益商业化、专业化的今天,对导演的艺术素养和文化底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专业旨在挖掘具备一定素质、潜质与能力的学生,通过对其在故事建构、影像造型、声音处理、表演控制及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训练,培养通晓视听语言、掌握导演工作技能,具备一定想象力、创造力、执行力,能独立从事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编导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三大模块:剧作课程系列、表演课程系列、导演课程系列。


  进入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两年后,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可进入设在我校的教育部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师工作室,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培养。


戏剧影视导演(剪辑艺术与技术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剪辑作为影视制作中的一个重要岗位,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在影视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今随着影视技术的不断进步,剪辑的再创作功能也越发突出。


  本专业方向是数字化、多媒体时代最具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特征的交叉性学科方向。它的培养目标是既有扎实文学功底又通晓视听语言,同时能够熟练掌握包括数字化技术在内的各种剪辑技术的高级剪辑人才。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既能够胜任故事片、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片、广告、MTV等影视剪辑工作,也具备影视导演的工作能力和潜力。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剪辑艺术系列、剪辑技术系列、数字制作技术系列等。


  进入本专业方向的学生,在学习两年后,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可进入设在我校的教育部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师工作室,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培养。


表  演[艺术类本科专业]


  培养方向


  本专业面向全国剧团、电影厂、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演艺经纪公司等艺术行业机构,培养能够从事戏剧、影视剧角色表演的专业艺术人才,并培养能够在电视、网络等传媒中胜任文娱、综艺类节目的各类演出及艺员型节目主持的表演艺术复合人才。本专业2014年招生侧重发现和选拔在有声语言方面有突出表现和较强能力、有志于有声艺术语言表演创作(如影视配音)的考生。


  主干课程包括表演类、台词类、形体类等课程的理论常识、基础技巧训练及创作实践;高年级学生通过戏剧演出、影视剧演出、广播剧演播、形体表演创作、综艺节目及晚会演出与主持等多种方式实行以工作室为主的项目制教学,根据学生专业能力与个人意愿进行分流,以拓宽学生的发展方向与就业出路。


  进入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两年后,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可进入设在我校的教育部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师工作室,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培养。


录音艺术(音响工程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培养方向


  本专业方向面向广播影视、网络新媒体、唱片音像出版、演艺娱乐等多个传媒行业,培养既具有宽厚的数学、声学、电声学基础理论以及电影、电视、音乐等方面艺术基础知识,又具有一定的音乐修养和音乐音响审美能力,熟悉音响系统设备原理及使用的技术与艺术复合型专业人才。


  专业基础课程:乐理、视唱练耳、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电路分析基础、声学基础、电声学与室内声学、听音训练与音质主观评价、音频设备原理、环绕声技术、声频测量。


  进入本专业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将进一步划分为音响设计和录音工程两个方向。


  音响设计方向 培养掌握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知识、电声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声学测量、音响系统工程设计的技术和方法,具备录音系统、扩声系统工程设计安装和调试能力以及录音和扩声艺术创作能力,从事录音系统工程、扩声系统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人才。


  主干课程:数字电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声频技术、数字音频工作站原理、扩声技术、音响系统设计。


  录音工程方向 培养具有较高的影视声音、音乐鉴赏能力,掌握音乐、影视、广播等领域的声音制作技术,具备扩声系统设计与搭建能力,从事音乐、影视和扩声领域的录音工程师。


  主干课程:立体声拾音技术、古典音乐录音、流行音乐录音、影视剧录音工艺与技巧、扩声系统实务、现场演出扩声。


录音艺术(音响导演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培养方向


  本专业方向面向广播影视、网络新媒体、唱片音像出版、演艺娱乐等多个传媒行业,培养具有较高音乐修养和影视艺术修养,既掌握专业音频设备操作技巧,又具备声音艺术创作能力,在广播、电视、电影、唱片出版、网络等领域从事音乐录音、电影录音、广播电视录音、网络音频制作、游戏声音设计与制作、现场演出扩声等声音制作与声音艺术创作的技术与艺术复合型专业人才。


  专业基础课程: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数理基础、录音电子技术基础、声学基础、电声学与室内声学、音频设备原理、数字音频工作站原理、听音训练与音质主观评价、音乐录音作品分析、立体声拾音技术、环绕声技术。


  进入本专业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将进一步划分为音乐录音、影视录音和扩声三个方向。


  音乐录音方向  培养具有较高音乐修养,具备音乐音响美的鉴赏能力和音乐音响艺术创作能力,从事古典音乐、流行音乐,以及影视音乐、戏剧戏曲等各种类型和风格音乐录制的音乐录音师。


  主干课程:音乐声学、音乐录音作品分析、古典音乐录音、流行音乐录音。


  影视录音方向  培养具有较高影视艺术修养,掌握电影、电视、广播、数字媒体等领域的声音制作技术,具有一定的声音设计和声音创作能力,从事电影录音、电视节目录音、广播节目录音、动画和游戏声音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音频制作的影视录音师。


  专业核心课程:视听语言、影视音乐分析、影视剧录音工艺与技巧、电影声音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声音制作。


  扩声方向  培养具有较高音乐和戏剧修养,具备音响审美能力和声音艺术创作能力,掌握扩声系统搭建和使用方法,从事音乐会、戏剧、综艺演出、体育赛事、大型表演现场扩声的专业音响师。


  主干课程:扩声系统实务、音乐声学、现场演出扩声、经典扩声案例分析。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类本科专业]


  本专业下设场景设计、人物造型两个方向。进入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两年后,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可进入设在我校的教育部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师工作室,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培养。


  场景设计方向  面向各大电影制片厂、剧院、影视制片公司和各级电视台、广告制作公司及影视科研教育机构,旨在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视觉设计观念,熟练掌握空间造型设计方法和影视戏剧领域全面的创作理论,具备高水平的空间视觉设计与监制能力,能在电影、电视剧、戏剧舞台、电视台演播空间、视频互动娱乐等广泛的传媒领域,从事美术设计及执行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三大系列:电影美术系列、舞台美术系列、电视美术系列。核心课程:美术史、建筑史、素描、色彩、速写、空间设计元素、舞台美术设计、演播场景设计、电影美术设计、视觉特效。


  人物造型方向  面向各大电影制片厂、剧院、影视制片公司、广告传媒公司及平面媒体、网络公司、形象造型设计机构,培养具备电影、电视剧及舞台戏剧人物造型设计、时尚造型设计及人物形象包装策划的专业知识和表现技巧,熟练掌握服装设计、化装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能够从事影视及舞台人物造型设计、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设计、时尚造型设计、人物形象包装策划、时尚媒体编辑和专业院校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三大系列:影视人物造型系列、时尚造型系列、戏剧舞台造型系列。核心课程:美术史、素描、速写、色彩、服装服饰史、化装设计、服装设计、影视人物造型艺术。


影视摄影与制作(电影电视剧、图片摄影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培养方向


  本专业下设电影电视剧摄影、图片摄影两个方向。进入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两年后,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可进入设在我校的教育部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师工作室,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培养。


  电影电视剧摄影方向 面向全国各大电影制片厂、电影制片公司和各级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公司、广告公司及影视科研教育机构,培养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熟练掌握影视摄影艺术与技术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的电影摄影师、电视剧摄影师以及从事纪录片、影视广告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摄影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摄影技术基础、影像记录材料、曝光控制与影调调节、摄影机(摄像机)与镜头、数字摄影、图片摄影造型基础、摄影构图、多机制作、影视画面构成、影视光线艺术与照明技巧、纪录片创作、影视摄影创作、电影摄影史、影视色彩学、影像美学等。


  图片摄影方向 图片摄影在当前的传媒领域是应用相当广泛的一个行业。本专业方向面向各类出版机构、媒体、广告公司、影视公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扎实的图片摄影基础理论与创作功底、能够在相关领域内从事图片摄影创作(包括艺术摄影、新闻摄影、商业摄影等领域)、媒体图片编辑、高等教育及科研的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摄影技术基础、影像记录材料、曝光控制与影调调节、数字摄影、摄影构图、图片摄影造型基础、高品质黑白摄影、静物广告摄影、人像摄影、纪实摄影、新闻摄影与图片编辑、观念摄影、图片摄影史、DV影像制作、影视色彩学、影像美学等.


影视摄影与制作(照明艺术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培养方向


  本专业方向是目前国内唯一专门面向广播电视系统、电影厂及其他影视制作机构培养专业照明人才的艺术类本科专业,要求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较高的技术水平,能够从事舞台剧、影视剧、大型文艺晚会以及其他电视节目的专业照明设计工作。


  专业课程包括舞台照明、影视剧照明、演播室照明三个模块。


  主干课程:舞台灯光设计、演播室照明设计、影视剧光线创作和电视节目光线创作等。


  进入本专业方的学生,在学习两年后,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可进入设在我校的教育部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师工作室,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培养。


影视摄影与制作(光环境设计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培养方向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光环境设计本科专业方向,该专业方向主要为城市规划部门、建筑景观设计和研究机构培养能够从事照明规划、特定室内外空间光环境设计的高端人才。作为交叉学科,该专业方向借鉴国外同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优点,整合中国传媒大学优质教学资源,以戏剧影视照明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为基础,开设环境照明艺术和技术前沿课程。教学突出实践性,借助中国传媒大学光环境研究设计中心所形成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与国内外机构合作,引入专家、设计师,以实践项目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国际化的理论和方法打造符合用人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


  专业课程注重全方位、多层次,课程体系涵盖了从理论、概念、规划、设计到技术、操作的不同层面,整合到戏剧影视照明设计、空间解读、建筑景观照明设计、展陈等特定室内外空间照明设计四个模块。主干课程有创意灯具设计、舞台灯光设计、空间照明设计、多媒体空间设计、光环境概念设计、大型光环境创作、设计心理学以及照明工程技术等。


  本专业方向的学生在学习两年后,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可进入设在我校的教育部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师工作室,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培养。


戏剧影视文学[艺术类本科专业]


  培养方向


  本专业主要为广播、电影、电视、网络及其他相关媒体、相关部门培养各类剧本创作、文案写作、艺术评论人才,毕业生还要具备一定的电视节目制作能力和较强的文字编辑能力,能够胜任编剧、文案、宣传、编辑等相关工作。 


  本专业以文史哲为通识基础课程,以戏剧、电影为专业基础课程,以编剧和电视剧史论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与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模块:写作创作模块、短片拍摄模块、艺术史论模块。


  进入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两年后,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可进入设在我校的教育部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师工作室,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培养。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视特效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培养方向


  本专业方向重视学生在人文、艺术、技术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大量专业实践、创作,旨在培养熟知数字影视制作各流程,系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媒体创意设计、影视剪辑、特效制作能力,能将创意与数字媒体技术良好地结合并进行数字影像创作与制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电视台、数字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动画公司、手机电视台、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电视剧制作部门、高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影视节目策划与创作、数字影视特效制作与合成、影视广告、片头设计与制作及电视频道整体包装等工作。


  主干课程


  盖剧本创作、摄影、摄像、短片创作、剪辑艺术、特效制作等影视各流程。核心课程包括数字电影特技原理、数字合成技术、动态图形设计、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CG艺术创作、电影特技概论、数字影视包装、数字影像创作等。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多媒体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培养方向


  本专业方向是为满足互联网、移动通讯、物联网、数字出版、新媒体广告等新兴朝阳行业所亟需的新媒体人才需求,培养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较高的艺术素养与扎实的专业技能,能运用艺术创新思维为互联网、移动媒体、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做有关网站页面、人机界面、交互程序、网络广告、网络视频、用户体验等应用设计;能为传统媒体制作和开发电子书、手机报、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内容产品;同时深入掌握数字内容的生产、传播与产业运行规律,专长于电子商务、创意策划、运营管理等新媒体行业专业技能,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行业领军人物。


  主干课程


  专业课程分为交互设计、交互程序、新媒体编辑、新媒体产业四大模块,核心课程包括网络多媒体技术基础、网页设计与网页脚本程序、移动互联网应用、多媒体交互技术、互动艺术创新思维、设计基础、用户体验分析及互动设计、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等。


动  画[艺术类本科专业]


  培养方向


  本专业为电影、电视、电子出版、互联网、移动媒体、游戏等数字媒体行业培养动画内容创作与创新人才。毕业生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人文修养与艺术鉴赏力,系统掌握动画艺术理论和前沿的动画技术手段,具备较强的艺术创作实践能力,能够把握艺术创作与商业需求之间的平衡,将来从事动画项目策划、动画导演、动画编剧、动画设计制作、衍生产品开发等工作。


  本专业下设动画编导、动画设计、数字动画三个专业方向,实行模块化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后,经学院统一考察按其兴趣特长进行分方向培养。


  动画编导方向侧重于培养具有较全面的人文艺术素养,能够从事影视动画和新媒体动画的前期策划、编剧、导演等工作,熟悉动画制作的整体工作流程,具备动画创作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动画设计方向侧重于培养具有丰富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造型能力,熟练掌握动画艺术设计的基本规律,在动画形象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分镜脚本与构图设计、原画设计、漫画设计以及相关的视觉设计等工作方面具有专长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数字动画方向侧重于培养善于综合运用先进的数字动画技术,从事以三维动画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动画电影、电视动画片、手机动画、网络及游戏动画制作等工作,以及满足教育、医疗、建筑、军事等相关行业动画人才需求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


  美术造型基础系列、电影语言系列课程、动画原理与设计系列课程、数字动画系列课程。核心课程包括动画速写、分镜头脚本设计、原画设计、故事写作、动画联合创作、数字动画技术基础、动画表演、动画概论等。


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艺术方向)[艺术类本科专业]


  培养方向


  本专业方向前身是全国最早创办和目前教育部唯一正式批准设立的数字游戏设计专业。本专业着眼于文化产业的前沿,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较高人文、艺术素质,具有较强创意能力,系统掌握游戏设计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先进的游戏设计理念,熟悉各种游戏类型,熟悉游戏设计流程,具有较强的游戏创作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游戏设计、策划、开发、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富于竞争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以在游戏公司、门户网站、移动媒体、电视台、高校、科研院所、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从事游戏设计、制作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能够从事游戏美术设计、游戏故事编创、游戏可玩性设计等工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造型能力,具有较强的艺术创新能力和美术创作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


  游戏、美术和人文艺术三大类,核心课程包括游戏引擎原理及应用、游戏策划、游戏心理学、三维游戏美术、游戏概念设计、移动平台游戏开发、游戏心理学等。


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技术方向) [普通类本科专业]


  培养方向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多媒体网络、信息传播、内容安全、内容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基本的视听艺术素养,能够从事包括数字电视与电影、内容安全与版权保护、内容集成分发、新媒体应用以及虚拟现实等在内的多媒体技术开发、数字媒体设计与创作、网页设计与网站维护、信息服务及数字媒体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游戏设计技术方向侧重于培养能够从事游戏技术研发、游戏项目管理、游戏数值及逻辑策划等工作,熟练掌握各种游戏开发方法,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