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伦敦金融城发布2013年伦敦人民币业务数据报告。报告指出,与过去几年相比,人民币第一次出现了相对其他货币的贬值,由此导致一些银行、金融媒体和多边机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表现,特别是影子银行体系的担忧。
尽管如此,中国金融改革的动力始终没有减弱。正是受益于这些改革,英国成为亚洲之外主要的与中国相关金融活动的中心和全球领先的离岸人民币中心。
报告认为,中国金融体系的进一步自由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在放松外汇管制方面。相关的管制仍然限制投资渠道,但改革的方向已经非常清晰。
该报告结果是基于对2013年伦敦人民币资产的定量调查,报告显示,人民币业务持续增长凸显出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领先地位,英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也通过离岸人民币活动,包括贸易融资,特别是在外汇和风险管理方面得以加强。
2013年,伦敦的企业在贸易融资方面对人民币的使用有较大增长,人民币贸易融资额达到430亿元人民币,较2012年增长10%,最显著增长在出口融资方面。
与之前历年相同,2013年伦敦的人民币业务的强项主要在外汇贸易方面。所有外汇产品,特别是即期和其他可交割外汇市场工具的交易量都有所增加。可交割产品交易量比2012年增长140%,日均交易量达187亿美元。
在所有的外汇数据中,即期贸易量保持2013年上半年所展现出来的稳健增长,全年日均交易量达到56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123%。其他可交割产品量也有着大幅增长:远期增长81%,达到23亿美元;外汇掉期增长126%,达到76亿美元;外汇期权增长465%,达到31亿美元。
可交割产品的交易量首次超过了不可交割产品,这也反映出2013年不可交割产品总体交易额下降的趋势。2013年人民币外汇交易额的日均交易额是253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50%。随着可交割市场流动性的增加,不可交割产品交易量有所下降。
市场转向可交割产品是不可避免的,离岸市场流动性的增加使交割变得更加容易。另外,可交割市场中成交价格质量的增加也与不可交割市场相关,因后者受到存在更大管制的在岸市场的价格水平影响。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