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商品新城有2万平米的孕婴童服装经营区域,以前因为老服装市场的硬件、软件差,就搬出去了,如今终于可以重新回归‘组织’怀抱了。”6月26日,好孩子品牌青岛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本金告诉记者,他正在为“好孩子”的搬迁作最后的准备。
张本金说,2004年,“好孩子”入驻即墨小商品城,但由于发展空间有限、环境脏乱差,他经营了5年以后,搬出了小商品城,在即墨工业园里租下了一处5000平米的地方,不过,“工业园虽硬件好,但客流远远不够。”
小商品新城的转型升级给张本金带来了曙光——即墨市场的整合,不仅核心商业群集聚,更汇聚了人气,他打算在新的环境里大干一场,把即墨打造为“好孩子”的全国针织品中心和电商中心。
即墨,因商贸而闻名、发展。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大大小小的各类市场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据统计,目前即墨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16处,均分布在城区繁华位置,包括小商品城、布匹市场、装饰材料市场、花卉市场等。
市场给城市带来繁荣的同时,交通压力逐渐增大、周遭环境嘈杂混乱、消防和治安案件频发、市场布局零散而日益萎缩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去年的检查中,就有3处批发市场消防不达标。
与此同时,老牌市场的自身短板也进入了不得不改的阶段。位于嵩山二路和鹤山路交界处的小商品城,十余年前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当时,即墨小商品城以品种齐全、经营面积大而扬名,是江北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然而时过境迁,一时名声大振的即墨小商品城,已经在慢慢步入“老年”:原来比较先进的设施已经陈旧,人气在慢慢消退,商品虽然品种多达上千,但由于品牌代理缺乏,质量参差不齐。众多小商品品牌代理商,不仅难以进驻小商品城,有些品牌因市场老化,纷纷搬出市场,重新选择经营场所。
打造商贸物流聚集区
老牌市场升级改造并不是即墨独有的难题,从全国范围来看,专业市场的整合提升、规模聚集、一体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
2009年,昆明市的螺蛳湾市场在运行了20年之后正式关闭,整体向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搬迁,使昆明的专业市场一跃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市场,其规模、档次几乎可以和闻名世界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比肩。
目前,北京、郑州、武汉等地也都在积极研究和加快推进市场资源的整合和迁建,以缓解城区交通拥挤、市场设施老化等问题造成的影响,也期望通过市场资源的整合有效发挥聚集效应、规模效应,推动市场加快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对于市场的整合、优化和提升,即墨自2012年就开始研究探讨,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整合集聚全市市场资源,在区位优越的城区西部规划建设26平方公里的中国即墨国际商贸城,重点打造六大板块,核心区包括服装市场、小商品新城、四季青·石狮国际纺织服装城三大市场板块,周边布局复星天贸城、青岛国际服装产业城、即墨商都三大配套板块。通过六大板块的相互联动、一体发展,实现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安置就业人员超过30万,全力打造中国北方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带动作用最强的商贸物流聚集区。
即墨市市场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建全说,商贸物流聚集区兼具腾笼换鸟和质量提升两个任务。届时,小商品新城等三大市场板块将承接16个老牌批发市场,引入新的业态、品牌和经营模式,推动即墨自身产业结构发展的扩容升级。
留商、养商是关键
“这类市场是在产业发展、升级趋势下应运而生的,以国际化视野进行规划建设。这与未来市场的发展形态相契合——楼宇式、商城式、建筑群式的大的商贸物流集散地。”在李建全看来,对于专业批发市场的拆迁,商户并没有太大抵触,就是因为原来的市场脏乱差,消防、软硬件等各方面都不过关,商户在那儿没有发展空间:老市场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需要更新换代。
他说,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其他地区的搬迁,更多的是由于交通压力和城市整体规划,从市中心搬到郊区,导致不少业户恐慌。由于政府市场调研不够,市场的搬迁也会导致新市场人气不足。而在即墨,大市场的选址不仅考虑业态齐聚,更是选择落户市中心、人流密集的区域。
按照规划,即墨小商品新城项目将于9月份正式开业,并施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推广、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在管理上直接与国际惯例接轨。
作为即墨商贸业的名片,即墨小商品新城成为继服装城之后“西进”的重量级项目,它的成败与否不仅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也影响着即墨商贸城整体市场旗舰的“军心”。截至目前,即墨小商品新城的3000余个商铺招商率达到85%。其中,汽车用品、日用百货、孕婴童等业态的招商率接近100%。
青岛大学商学院教授葛树荣认为,现在的竞争更多是服务、软环境的竞争,你的服务到位不到位,能否提供让商户没有后顾之忧的经营场所,这才是未来市场发展的根本,“市场,既要能把商户招来,还要能留商、养商,这才是关键。”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