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中国首个纺织原料交易中心正式运营

中国首个纺织原料交易中心正式运营

中国首个纺织原料交易中心正式运营,交易中心通过引入金融支持、第三方质检、指定第三方物流货物交割,减少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真正解决用纱企业安全诚信交易之忧。接下来,跟着世界服装鞋帽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详细的资讯吧。

  交易中心立足南通纺织产业优势,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借助综保区的政策和仓储设施条件,通过网上交易系统,辅以政策引导,吸引大型进口商、国外供应商、零售贸易商和采购企业进入中心经营,努力成为面向江苏及长三角地区的现货交易中心。


  交易中心通过引入金融支持、第三方质检、指定第三方物流货物交割,减少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真正解决用纱企业安全诚信交易之忧。


  交易中心一期以印度、巴基斯坦、越南进口棉纱为主,每月可供应2万吨棉纱,为织布企业提供了极大的成本优势和现货便利。


  一期年交易额预计可达50亿元,其中在南通综保区将形成20多亿元的进口额;二期将发展国产棉纱及坯布交易,年交易额将突破100亿元。交易中心的投入运营,将进一步提升长三角纺织产业的竞争力。


  相关链接:


  2014年上半年纺织原料市场行情呈现先跌后涨的“V”形态势。据生意社数据显示,截止6月30日纺织指数为990点,较周期内最高点1074点(2013-02-19)下降了7.82%,较2012年07月01日最低点930点上涨了6.45%。(注:周期指2011-12-01至今)。较2014年1月1日的1023点,累计下跌了33个点,跌幅约3.22%。


  1月份开始纺织企业受到订单不足,原料、用工成本等问题困扰,需求面没有明显好转,延续2013年原料行情一路下跌。在原本以为要创3年历史新低的时候,5月中旬左右行情出现了“逆袭”。主要受到像PTA、丙烯腈、粘胶短纤等化纤工厂的检修提价拉涨了整个市场行情。


  从生意社半年度的纺织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可以看出,除了PTA产业链、丙烯腈产业链行情上行之外,剩余的纺织原料产品全线飘绿,由此可以看出,整个纺织市场景气度依旧不高。


  棉花价格在整个纺织涨跌榜里跌幅最大,超过11%。今年4月份,国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实行目标价格政策,现在棉花新政策的配套细则仍未落地,市场观望预期强烈。下游企业订单极为谨慎,以采购储备棉和进口棉为主,抛储棉成交量趋减。同时进口棉减少,1-5月,中国进口棉花120万吨,同比减少45.1%。内地棉农植棉积极性进一步下滑,2014年全国棉花实播面积6324.1万亩,同比减少901.5万亩,降幅12.5%。目前棉企资金压力犹在,市场情绪低落,减停产仍有上升,市场静待“直补”细则出台。在9月新棉上市之前,国家储备棉投放将继续主导国内市场运行,棉价将围绕抛储价17250元/吨上下波动。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