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装很好地诠释了藏族文化,它在传统民族装饰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今天藏装的华美优雅。图为游客在藏餐馆欣赏身着藏装的艺人表演藏族歌舞,品尝藏餐,体验藏族文化。记者 格桑吉美 摄
每次做新藏装,家人总是到藏装店里为次仁罗布选好布料和颜色,之后他才会慢慢悠悠到藏装店去量尺寸。其实日子长了,家人是知道次仁罗布衣服的尺寸的,只是为了衣服更合身,每次都还是叫他再去店里量一量。这样做新藏装的过程,在次仁罗布的眼里看来如同白开水一样稀疏平常。
平日里,次仁罗布一般不穿藏装,因为平日里穿着藏装干活、外出都觉得不是很方便,还有些拘谨。在他记忆中,穿藏装要特别地讲究,要是没有旁人帮忙不易穿好。每次穿藏装都要别人帮忙,由于穿藏装时背后有一道对称的折,藏语里称为“顾苏”,要想把这道折对齐,就得要别人帮忙才行。上世纪90年代,从印度传进来了改良的藏装,分成上半身和下半身,款式都已固定成型,穿起来极其方便。现在,每逢节日或是亲人家有喜事,穿藏装是必须的,这样才能衬托出节日或喜事的喜悦与隆重的气氛。
作为西藏的一名作家,他到区外进行文学交流是常事。这时,次仁罗布每次都会穿上藏装,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民族身份的象征。“在内地的大街上,要是看见有个人也和自己一样穿着藏装,就会不自觉地想要走上前去,和那人用藏语打声招呼。”他一脸笑意地说起自己在区外着藏装的感受。
不仅仅是藏装,中国所有少数民族的服装在次仁罗布的眼里都是充满风采和韵味的。“2009年,在鲁迅文学院全国少数民族作家高级研讨班学习时,班上55个少数民族的同学都穿着各自民族的服装,参加国庆阅兵式的彩排和人民大会堂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复兴之路’演出等。每一次,我都为自己能够代表本民族参加这些盛典,内心里感到无比的幸福。”他至今还深深地记得和其他少数民族同学一起生活和学习的场景。
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时,他们代表55个少数民族参加了很多活动,每次他们一出现,吸引了好多眼球,很多人都争先恐后地要和他们一起合影留念。“这时,我意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和服装,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交融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又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他们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像百花一样绽放,同时向世人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他平静地说。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