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纺织部长Santosh Gangwar表示,印度纺织部门今年7月将最终拟定新的纺织政策。
目前,印度官员正在讨论纺织政策的细节,草案将准备15~20天左右。新的纺织政策预计将包括关于在下一个10年增加印度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的愿景声明。
此项政策将迎合印度纺织工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需求。在新政策下,印度纺织部将为纤维和原料的发展制定一个稳定政策,从而促进整个纺织价值链的发展。
新政策还将考虑印度纺织业的熟练劳动力是否充足,进行劳动法改革,加大对纺织行业的投资及制定纺织服装业未来的发展路线。
新政策还将提出发展熟练劳动力的建议,帮助印度纺织业创建一流的纺织园区、开发基础设施并促进现代化发展,以及评估纺织行业的信贷需求。
相关链接:
近日,纯棉纱整体走货量不大,厂家担忧情绪加重,个别大型企业降价抛售产品库存。受此影响,部分企业下调常规品种纯棉纱报价,部分厂家虽坚持原报价,但实际成交商谈空间加大。高支纱走货缓慢,订单情况不佳,局部地区部分品种报价小幅下调。目前纯棉纱厂家多积极顺价走货,利润十分有限,冀鲁豫部分企业反馈,7月13日,河北高配C32S报价25000-25500元/吨;山东高配C32S报价25000-25600元/吨;河南郑州紧密纺(细绒棉)JC50S报33000元/吨。
进口纱价格重心趋稳,因印度等地棉纱进口成本高企,贸易商利润微薄,购销两不旺。据青岛港棉商反映,截至7月14日,高配C21支进口A级港口自提价23000-23200元/吨,与上周持平。国内外棉纱价格差950元/吨,与上周基本持平,贸易商利润微小,供应量依旧偏少,而国产纱购买成本有所下降,更使得布厂对进口纱的需求力度逐渐变小。截止目前,估计我国主港口进口纱库存依旧维持在6.5-6.8万吨,产地以印度、巴基斯坦及其他西非、中亚等国为主。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棉花目标价格细则不明,但棉花现货降价刺激成交,布厂生产利润薄弱,可见棉纱产业的上游、下游均给纱价添加下行压力。纺企目前的开工率持续下滑,7月以来,3、4成企业供应的棉纱品种减半,纺企流动资金状况时有恶化。未来我国棉纱价格仍有一定下行空间,如果纺企流动资金良好,原料和产品的动态库存有继续做低的必要。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