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海关总署:10月1日实现京津冀通关一体化

海关总署:10月1日实现京津冀通关一体化

  郑跃声介绍,同时争取10月1日在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同步推开长三角通关一体化改革。争取明年初将长三角通关一体化改革拓展到长江黄金水道经济带11个省市。此外,预计10月1日左右在广东推行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将进一步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提高企业通关效率。让企业减肥负担,市场运行更加快速健康。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7月1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海关总署初步决定,今年10月1日将京津两地通关一体化改革拓展到河北省,实现京津冀三地通关一体化。


  郑跃声介绍,同时争取10月1日在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同步推开长三角通关一体化改革。争取明年初将长三角通关一体化改革拓展到长江黄金水道经济带11个省市。此外,预计10月1日左右在广东推行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将进一步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提高企业通关效率。


  他表示,京津冀通关一体化在北京和天津海关之间已于7月1日正式推行。最新数据显示,已有超过10万票进出口报关单,按照通关一体化方式进行运作。据估算,一体化模式可为企业节省通关成本20%~30%,降低物流成本20%~30%。


  在进出口方面,郑跃声介绍,上半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3.67万亿元,下降3.6%;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箱包和玩具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1.33万亿元,增长1.3%。


  郑跃声说,今年一季度,我国纺织品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商品在美国市场份额下降0.6个百分点,至44.4%;在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份额分别下滑0.9个和2.4个百分点,分别是41.2%和58.2%。


  相关链接:巴基斯坦称中国棉花政策影响巴棉纱产业


  巴基斯坦媒体报道称,中国对棉花政策的调整影响巴棉纱生产和出口。中国于2011年建立棉花储存制度,并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向本国棉农收购棉花。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间的差价导致中国对棉纱及副产品的进口大幅增加,而巴棉纱出口也因此受益。自2010-11财年到2013-14财年上半年,巴光从对华出口棉纱就获益35亿美元。然而,2014年3月,中国调整棉花收购政策,不再提供高于市场价的收购价,而是向棉农支付当市场价低于计划价时的差价。由于该差价低于此前的市场差价,中国棉纱进口需求随之减少,而巴对华棉纱出口也大幅下降。2013-14财年第三季度,巴棉花产量同比仅增长0.9%,远低于前一财年同期3.2%的增幅。报道还称,印度低价棉花(零关税)的大量涌入也是影响本地棉花需求和价格的重要因素,为此巴政府于2014年4月对印度进口棉花加征5%的关税。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