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重庆舒适与时髦的服装潮流

重庆舒适与时髦的服装潮流

这里世界服装鞋帽网的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重庆记忆]看服装潮流,重返九十年代重庆的舒适与时髦。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思想逐渐开放,单调的款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着装的要求,八九十年代喇叭裤、健美裤、蝙蝠衫、连衣裙掀起一阵热浪。随着93年首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举行,国际服装品牌开始进入中国,人们的着装观念进一步多样化、个性化……

  这里世界服装帽网的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重庆记忆]看服装潮流,重返九十年代重庆的舒适与时髦。


  其实,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思想逐渐开放,单调的款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着装的要求,八九十年代喇叭裤、健美裤、蝙蝠衫、连衣裙掀起一阵热浪。随着93年首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举行,国际服装品牌开始进入中国,人们的着装观念进一步多样化、个性化……


  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变化最快的时期。一种潮流还没有形成,几乎就面临着过时的尴尬。在大城市里,这一时期的女性都习惯到专卖店买衣服、鞋子,而低收入的城市女性则更多地光顾各种服装摊,那里有更多的款式与花色供人选择,价格也更加便宜。


  那么,在素来以时尚、火辣著称的重庆女性中,20年前又是怎样一股潮流?我们一起来看看。


  据1992年7月18日《重庆日报》第2版报道:当你走到华华公司底楼营业厅,看到被围得水泄不通的针纺柜时,便会发现坐了数年“冷板凳”的桑棉绸今夏格外走俏。再将眼光投向大街,看着那五光十色的桑棉绸夏令时装,更会发现,今夏流行桑棉绸。


  笔者为此走访一些着装者,一姓王的着装者说,桑棉绸穿着轻柔凉爽,颜色垫明,易洗易干且价格便宜,这是我们喜爱的主要缘由。一个姓张的布料商认为,在提倡穿天然纤维制品的今天,桑棉绸正好适应了这股潮流,再则桑棉绸花色品种之多为一般布料所不及,顾客有充分挑选的余地。


  民权路一制衣店老板说得更全面:桑棉绸透气性好一吸汗性强,宜作夏天的汗衫、夏裤及睡衣,而它合理的价格,使其在做成千姿百态的时装后,消费者仍能承受,因而,中老年、青年人都喜欢桑棉绸。


  在这家小小的制衣店,密密麻麻的桑棉绸成衣挂了一大排,有男式花花衬衫,也有老太婆穿的阿婆衫。当然,更多的是女士们穿的时装,五光十色的高腰套裙,宽摆长裙及各式各样的裙裤,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其实,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思想逐渐开放,单调的款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着装的要求,八九十年代喇叭裤、健美裤、蝙蝠衫、连衣裙掀起一阵热浪。随着93年首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举行,国际服装品牌开始进入中国,人们的着装观念进一步多样化、个性化……


 


  摄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主人公的打扮,属当时最时髦的打扮:花格子西装、黑色齐膝裙、一双肉色长丝袜,再挎着一个粉红色的包。该女士说,穿在她身上的花格子西装是在百货大楼里买的,花去了75元钱,而她当时的工资每月不超过80元。这一件衣服就花去了她一个月的工资。


  瞧瞧:90年代的服饰潮流


  踩脚裤


  踩脚裤是九十年代初期妇女们的共同发烧,夸张到集贸市场卖菜的大妈、嫂子与小姑娘也都“踩脚而裤”。


  文化衫


  九十年代初,王朔的痞子气开始流行,连带印有被称为不健康文字的T恤衫也被炒热,人们开始喜欢在衣服上书写自己的情绪。


  迷你 1995年,喜爱日本卡通的年青一代开始喜欢充分展示紧身T恤,也开始把裙子改短。


  吊裆裤与板鞋


  HOT组合席卷全亚洲,5个涂口红、染发的男人迅速占据了小女生的心。这股韩风一夜吹起,满大街都是穿着吊裆的阔裤子,染着金发耍酷的年轻人。


  松糕鞋


  90年代初期,少男少女沦为了日本潮流的粉丝。他们穿短流苏裙子,顶着一头纤维烫发看《HOW》杂志。拥有一双松糕鞋成为很多小女孩的梦想,而大人们觉得穿松糕鞋就是不好好学习。


  大耳环、大项链


  九十年代初,大耳环、大项链都分外流行,因为那时候香港女演员都戴这些夸张的首饰出现在银屏里。


  小编短评:随着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服装元素引领国际风尚变成了当下新热点。中国女性追求美的道路似乎格外曲折漫长。然而一旦观念解放,她们的追求又是快速、果决而又大胆的。短短二十余年,她们不仅追上了国际潮流,还以迷人的东方元素引领着国际潮流。沧海桑田,令人感慨。但我们需要承认的是,美是无法阻挡的。


  纱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布、呢绒、无纺布分别居第二位,印染布、化纤、服装分别居第五位,从最初的原料到最终的成品,排名在全国越来越靠后。这是目前山东纺织服装产业的真实写照。


  “一看就是在给别人打工,最基础的产品我们生产,越往后附加值越高的越不行。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实现纺织服装产业的科学发展,就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近日,在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座谈会上,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说。


  山东是全国主要的纺织工业大省和重要的服装服饰大省。来自山东省纺织协会的信息显示,2013年,全省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434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37亿元、利润712.7亿元,均居全国第二位;全省有规模以上服装服饰企业130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70.3亿元、利润141.1亿元,分别居全国同行业第四位和第二位。


  调查显示,随着消费升级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目前山东城镇居民衣着消费额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家纺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环保过滤、医疗卫生等产业用纺织品市场前景广阔。


  面对当前市场变化,纺织服装产业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山东省纺织协会会长夏志林认为,山东纺织服装行业产业层次较低、服装设计能力较弱、品牌影响力较小等长期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原材料对外依存度加重、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新的问题又逐步显现,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提升缓慢,加快转型升级成为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山东服装业与纺织业产值比例仅为0.27∶1,而广东为1.25∶1。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郭树清就曾经提出要共同探讨“铺天盖地的布料,能不能变为服装、内饰和工艺品”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的变化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随着产业升级加快,当前的纺纱、织布、销售已经与原来大相径庭。印染行业的污染曾很让人头疼,现在污水COD排放可达到50毫克/升以下,只要卡住排放标准不放松,污染问题完全可以得到解决。而在服装领域,意大利、日本的一些著名品牌已经被山东企业纳入囊中,并购让如意集团等山东服装企业走向了国际舞台。电子商务等新的营销模式正在改变着纺织服装行业的市场格局,韩都衣舍2013年网上销售额就达到了10亿元。


  有优势,有机遇,山东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郭树清指出,实现服装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不断拉长产业链和价值链,更多占领产业链的高端。要引导企业把更多精力放在创意、设计、品牌、营销、人才等短板上,区分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从实际出发,找准自身产品的市场定位。加快培育打造山东纺织服装品牌的同时,要抓住有利时机,按照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原则,收购国际知名品牌,努力拓展市场空间。政府及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搞好服务。


  下一步,山东将加快培植和完善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链,严格控制新增棉纺能力,有序转移过剩产能,按计划淘汰落后产能。2017年,全省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类最终纺织品销售收入占比要由目前的26%提高到30%,到2020年提高到35%。


  补齐设计、品牌这些短板,山东将依托服装龙头企业,加快建立工业设计中心,形成集纺织服装流行趋势、纺织新材料、流行面料和服装品牌等于一体的设计平台。在品牌上,到2020年形成1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山东品牌。


  此外,山东还将研究设立山东省服装产业发展基金,通过建立引导资金,吸引社会投资,为服装产业创造创新、人才品牌培育、市场展示开拓等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