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日本难破劳动力短缺困局 加紧引进外籍劳动力

日本难破劳动力短缺困局 加紧引进外籍劳动力

劳动力短缺属于结构性问题,牵涉人口、社会、文化、法律等各个方面,因此改革措施很难短期见效。为了缓解劳动力缺乏带来的难题,日本出台了鼓励女性和老年人就业,以及吸引外来劳工等措施,接下来,一起来看看详细的资讯吧。

  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推算,如果保持现在1.43的生育率,到2060年,日本劳动人口将由2010年的8173万人减少至4418万人。


  生育率低和老龄化是日本劳动力短缺的根本原因。为了缓解劳动力缺乏带来的难题,日本出台了鼓励女性和老年人就业,以及吸引外来劳工等措施,但分析认为,这些措施短期内难见成效。


  “有活没人干”的现象更加严重


  日本厚生劳动省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日本每100个求职者可以选择的工作岗位达到109个,招聘与求职比创出22年来以来新高。


  服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首当其冲受困于人手不足。廉价连锁餐馆“食其家”因招不到员工,暂时关闭了约200家店铺。日式酒馆和民居酒屋也将在本营业年度关闭约60家店铺,占店铺总数的10%,原因之一是招不到足够的兼职员工。


  受住宅价格上涨和筹办2020年东京奥运会等因素刺激,东京建筑工人招聘岗位数是求职人数的5.56倍。


  因劳动力缺乏,日本经济目前一个特别的现象是,失业率处于4%的较低水平,但经济却处于低迷状态。


  生育率低和老龄化是日本劳动力短缺的根本原因。在过去的20年里,日本劳动人口减少了764万人。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推算,如果保持现在1.43的生育率水平,到2060年,日本15至64岁的劳动人口将由2010年的8173万人减少40%至4418万人。


  另一个导致“有活没人干”现象的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企业为削减成本,改变了传统的“终身雇佣制”,大量使用临时工或合同工。


  目前,日本劳动力市场四成左右为非正式雇佣员工。日本综合研究所调查部首席经济学家山田久告诉本报记者,按照经济学一般规律,供给不足会带动劳动力价格上涨。日本劳动力市场却长期陷入“人手不足—工资下降”的悖论,主要原因就在于,大量使用了工资水平较低的非正式员工。据统计,在有期限合同工中,56%的男性和80%的女性年收入在200万日元(1日元约合0.06元人民币)以下,远低于正式雇用员工446万日元年收入的平均水平。


  对生活质量的重视,也导致许多年轻人主动选择“打零工”。在东京一家驾校担任教练的川村女士告诉本报记者,自己原先是这家驾校的正式员工,由于受不了每天长达11小时的工作强度,主动要求改为兼职。与正式员工相比,就少去了夏季和年终奖金,养老保险缴付标准也降低了一半。在今年5月份日本全国招聘岗位中,正式员工岗位只占到四成。


  加大引进外籍劳动力的力度


  日本当前人口约为1.28亿,为应对劳动人口减少,日本政府于今年6月设定了“50年后人口维持在1亿左右”的中长期国家目标。这是日本政府首次提出明确的维持人口增长的目标。与此同时,日本将构建“不分年龄、性别的劳动制度”,鼓励女性和老年人就业。日本还将设定与现行劳动力统计不同的新指标,计划将劳动人口的年龄区间设定在20岁至70岁,旨在鼓励65岁以上老年人工作。


  日本政府今年6月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女性就业的政策。包括扩充保育设施,接收40万儿童入托;将育产假工资由在岗工资的1/2提高到2/3;要求上市公司公开女性董事信息;在内阁府网站刊登优秀女性管理人员的事迹等。出于传统的社会分工意识,许多日本女性在生完第一个孩子就离开职场。日本女性劳动就业率为62%,低于G8国家中另外7国70%的平均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多次敦促日本,创造更适合女性工作的环境。


  日本还加大引进外籍劳动力的力度。今年4月,日本在东京、福冈等国家战略特区,试行放宽外国家政人员和建筑工人入境手续和限制。把“外国人技能实习制度”扩大到68个行业,将外国劳工在留期限从3年延长到5年等。


  据统计,截至2011年,在日本工作的外国人约为69万,占日本劳动力的1%,为发达国家中最低。而根据日本总务省的最新统计,截至2013年10月,日本共有外国劳动力71.7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增幅5.1%。


  日本以前引进的外国劳动力主要集中在教育和研究领域的“高技能人才”。而眼下家政和建筑领域是最缺人手的行业。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