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苏绣注重运针变化,目前,苏绣常用针法有:齐针、散套、施针、虚实针、乱针、打点、戳纱、接针、滚针、打子、擞扣针、集套、正抢、反抢等,从原来常用的10多种增加到如今的40多种。
苏绣按用途可分为:装饰类(单面绣、双面绣)和实用类(手帕、荷包);按观感可分为:单面绣与双面绣两类。单面绣的特点是做工精致,由于价格适中,性价比非常高。双面绣集中体现了苏绣的技艺水平,如今的双面绣已发展为双面异色、异型、异针的“三异绣”,把双异绣技术发展到神奇莫测的境界。
发展现状:2007年6月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江苏省苏州市李娥瑛和顾文霞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苏州刺绣名扬天下,但刺绣艺术的发展也面临知识产权问题的发展瓶颈:绣娘们的刺绣作品底稿少有原创,而自己的精品常常被别人仿冒。图为绣娘们集体制作绣品。
相关链接:
围绕航空航天、军事装备、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对高端碳纤维产品的性能要求,建立完善上下游一体化协作机制,保障供应性能优越、质量稳定的碳纤维产品。完成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民用航空航天领域关键结构件的应用验证,达到适航要求。加快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跨海大桥、人工岛礁等重大基础设施中的示范应用。
其次,扩大工业领域应用。重点围绕风力发电、电力输送、油气开采、汽车、压力容器等领域需求,支持应用示范,引导生产企业、研究设计机构与应用单位联合开发各种形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零部件及成品,加快培育和扩大工业领域应用市场,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
再次,提升服务民生能力。加大碳纤维在建筑补强领域的应用范围,提高建筑安全系数;继续做大做强碳纤维体育休闲产品,满足民众对文化体育生活的需求;积极开拓碳纤维产品在安全防护、医疗卫生、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以前国家主要支持碳纤维产品的生产,现在则更支持应用的发展,希望把应用领域做大之后,反过来促进生产企业的发展。”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碳纤维上下游产业关联度非常紧密,要开发一个碳纤维下游的新产品,光靠碳纤维生产商很难完成。
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协调配置能力,通过联盟等行业组织,围绕下游产业发展重点,构建产、学、研、用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各项扶持政策亟须制定并落实到位。“土地、税收、补贴、电价、科研等政策若能及时实施,企业进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便会被调动起来。”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