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9点, 沈阳质量监督站副站长兼总工程师乔再鹏、质检员刘明一行在沈阳枢纽现场指挥部安质部部长倪光春、沈阳铁路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监富娟、沈阳枢纽项目总工程师程彬、电务分部书记郑晓军的陪同下赴沈阳铁路枢纽东北环线增建第二线工程项目检查指导工作。
乔总一行首先到位于沈阳市北海街、由电务分部施工的沈阳北站至沈阳东站区间电气化改造施工现场考察了解情况,随后又对沈阳枢纽东北环K6+212涵洞和辉山车站已建设完工的工务工区房建进行了详细检查。
眼看午饭时间已过,乔总一行谢绝了项目领导邀请去饭店就餐的好意,只简单地在路边吃了点便饭,于下午1.30分赶到项目部召开总结会议,并对沈阳枢纽项目内业资料进行了详细检查。
乔总一行通过对现场几个施工点和内页资料的检查,总体认为不错,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特别是对砼内在质量和内业资料的检查,一致认为好于以往检查,并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同时,对房建墙面涂料因受潮而个别地方爆皮以及涵洞内积水提出了要求和限期整改措施。
相关链接:
阳购物中心的数量在世界都是叫得上号的,但可惜沈阳却没有被贴上“购物天堂”的标签。原因之一便是沈阳商业地产在品牌以及业态形式上都过于单一性,同质化严重。
就拿金廊举例,沿线商业综合体已超过20个,而短短7公里的青年大街上,有超过150家的奢侈品店。除此之外,电商也在逐渐改变购物生活,天猫的狂欢,却造成了商业地产的新挑战。
其实,不单单是沈阳,一些二线城市在上半年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空置率连连攀升、租金连连下降、购物中心扎堆、千人一面。于是在整个房地产市场都处于敏感的时期,新华社撰文“挤出商业地产政绩泡沫”就更加发人深省。
文章指出,商业地产项目异常火爆背后,是地方政府的畸形政绩观在推波助澜,似乎一个城市没几个“高大上”的购物广场就面上无光。在当前的房地产变局中,各方要对商业地产风险高度警惕,尤其要大力挤出商业地产中的“政绩泡沫”。
但如果问沈阳商业地产会就此崩盘吗?答案是否定的。纵然沈阳商业地产有诸多问题,但全盘死掉是不现实的。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