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储备棉投放止于8月底国家研究调控政策

储备棉投放止于8月底国家研究调控政策

  近期,中国棉花协会派员分赴主产区调研,并召开了由部分农工商会员参加的新年度棉花工作座谈会,邀请发改委财政部及农发行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分析当前棉花、纺织形势,提出新年度调控政策建议。国家有关涉棉部门也于近期召开会议,通报当前棉花市场形势,研究稳定棉花市场的综合政策措施,防止市场价格过度下跌。

  据中国棉花协会了解,国家储备棉将于8月底停止投放,为新棉收购、销售腾出空间。另外,受气候等因素影响,今年棉花生长期滞后,新棉上市将有所推迟。协会建议纺织企业,及时备足棉花资源,妥善安排生产进度。棉花企业要抓紧做好收购加工的准备工作,检修设备,备足资金,全力投入新棉购销工作。


  相关链接:进口纺织品未经法检不得擅自使用


  【案情简介】


  2014年5月,江苏南通检验检疫局例行检验监管时发现,某跨国公司从美国进口的7122.66米、货值5869.78美元的聚酯高强力纱纺制机织物,属于法定检验商品,但未经检验已擅自使用。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相关规定,南通局依法对其作出罚款1809元的行政处罚。


  【案件分析】


  本案中该跨国公司进口的聚酯高强力纱纺制机织物属于法定检验商品,应遵循先报经检验,后销售、使用的进口法检商品法定管理秩序。未报经检验即擅自使用则构成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据调查,该公司出现上述违法行为主要是因为本身是新办企业,对检验检疫法律法规了解不够深入;同时,该批货物此前通关受阻,急于投产使用,管理者与生产现场沟通不畅,导致货物一进工厂即投料开裁。鉴于企业无违法故意,未造成危害后果,检验检疫部门考虑从轻处理,根据《商检法》的相关规定,对其处以涉案货值金额8%的罚款。


  【案例启示】


  启示一:检验检疫机构应当进一步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利用媒体向社会公众介绍违反检验检疫法规的案例,使之深入人心、耳熟能详,避免出现因不了解相关规定而违法的情形。


  启示二:进出口企业应主动学法,做到知法、守法,自觉遵守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对进出口法定检验货物主动申报检验,否则,既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又要遭受法律制裁。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第五条列入目录的进出口商品,由商检机构实施检验。


  前款规定的进口商品未经检验的,不准销售、使用;前款规定的出口商品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准出口。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或者使用的,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的,由商检机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