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龚慧红:做好协调各方关系为政企搭建桥梁

龚慧红:做好协调各方关系为政企搭建桥梁

  在这两天时间里,海宁市皮革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龚慧红一直陪同在记者身边,一路行车,一路协调,一路不停地接听和回复来自各方面与技术、环保相关的问题。当记者问及地方协会在行业重大事件及重要工作中怎样扮演自己的角色时,龚慧红毫不犹豫地表示:协调各方关系,为政府与企业之间搭建沟通桥梁,这个角色始终不变。

  “政府支持,企业努力,协会协调”这12个字,在整个环保专题采访中龚慧红提到多次。她说,浙江的制革环保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而海宁更是先行一步,在整个制革环保工作中,海宁市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推动,一直都是最大的基础和动力。


  在采访中,说起2010年全国开展的环保核查、2013年浙江省开展的“五水共治”和海宁市环保局部署开展的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工作,也称“零点行动”,整个制革环保工作与政府部门通力合作的点点滴滴,龚慧红都如数家珍、铭记在心。


  “2010年是最难过的一年。”龚慧红说,那一年环保部出台了《制革企业环保达标公告实施程序和环保核查实施细则解读》,这个时候海宁的绝大部分制革企业并没有嗅到即将到来的危机,但作为协会,对于达不到标准所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已经看得很清楚。


  因此协会与市政府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环保部门派人宣贯环保核查11条的具体内容,查找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寻找技术的支持。协会把企业和技术专家提出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逐条落实,为整个制革环保工作开展进程开了一个好头。


  产业调整,标准先行。“在浙江省制革环保标准和国家制革环保标准的制订和修订过程中,海宁市皮革行业协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龚慧红说,在先于国家标准的浙江省制革环保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协会就对氨氮指标问题提出过建议,最终被采纳,这同时也为国标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在国家标准出台之前,海宁市皮革行业协会组织企业进行可行性讨论,形成了主题报告,上交中国皮革协会,就一些技术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来自基层、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观点,得到有关方面认可。


  标准最终是要企业来执行的,既符合国际标准要求又要掌握好尺度,“让企业垫垫脚就能够到”最好,龚慧红的比喻很形象。


  去年海宁市政府开展的环保污染整治的“零点行动”提出了64条整治条款,条款在出台前进行了充分讨论,其中有一条内容是,为实现节水目标不允许3米以下转鼓继续存在,对于这一条行业企业都有反映。


  协会在与企业进行交流后认为,企业除了批量生产之外,还有样品生产以及小批量高品质产品生产需要,因此一刀切会影响企业日常工作,建议提出后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并把原条款改为3米以下转鼓不超过30%。


  根据多年的协会工作经验,龚慧红认为,只有协会真正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政府就会支持你的工作,需要你做政府的参谋。“在海宁市整个制革环保提升工作中,协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海宁市环保局副局长陈洪明的评价,相信是对海宁市皮革行业协会工作和地位的最好肯定。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