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金融低调布局P2P
但在经历了蓬勃发展期后,P2P行业在今年上半年负面效应增大,且不说资金池模式受到央行否定,一周时间内没有平台跑路反倒是成为了新闻。
目前,金融人也开始行动,包括银行、证券等传统金融公司已经开始大范围的布局P2P网贷。
上月初,一款理财黑马在行业里出现,一个名为“e贷”的P2P平台上线半月,业绩已经突破4000万。据腾讯科技了解,“e贷”是上海证大集团旗下的互联网理财服务平台,近期刚刚完成产品的战略升级。而除了证大外,刚刚拿下证券、基金牌照的照君德时代则是成立了网贷平台“微金客”,注资1亿元。
而银行业目前也已经有5家银行涉足了P2P领域,包括平安集团出资打造的陆金所、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和陕西金融控股集团推出的金开贷、招商银行的小企业e家、民生银行的民生易贷和包商银行的小马bank。另外,国开金融(国家开发银行全资子公司)还与江苏金农公司联合推出了一个互联网投融资平台开鑫贷。
通过投资、收购、成立子公司等方式,专业的金融人开始为这个行业设定规则,而对于他们本身,通过互联网的平台也可以拓展和丰富自己的经营方向。
拼爹?拼的就是线下资源
抢标抢不上,成为了P2P上的投资人们最头疼的一件事。由于缺少线下客户资源,很多“互联网血统”的P2P网贷平台在推出“标的”时总显得捉襟见肘,与线下小贷公司合作的同时,又免不了被剥削一番。
但合作的久了,小贷公司们也学会了P2P的那一套。北京一家小贷公司老总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表示,做个P2P平台并不难,但积累借款的客户资源就不那么容易了,“与其让P2P平台在中间赚取利润,不如我们自己直接做一个网贷平台,大不了前期所有的标的我们自己买了,有了交易额,自然也就会有人气。”
微金客市场总监张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表示,传统金融公司如果转型P2P,从客户数量、金融产品形式、再到标的供应量的把握上都要有优势,而一些纯粹的互联网血统的P2P平台,比如有利网则经常出现标不够的情况,虽然有人说是饥饿营销,但仍然是一种流量上的浪费。
“同样是跟小贷公司谈,但我们谈的等量级比某些P2P平台的单个产品要大得多,有时整个一个亿的单子”,张扬称,扩展到P2P平台,对于其母公司君德时代来说,只是成为金融产品的一种销售渠道,不需要太大的变动,而积累的一些老客户资源都可以为其所用。
而证大e贷的负责人对腾讯科技表示,目前放在其平台上的贷款标的,也只是其集团客户中的一小部分,用来试水而已,如果投资人的规模增大,其随时可以增加标的。
业内专家认为,银行等传统金融公司试水P2P的本质,是将传统的委托贷款行为从线下转移至线上,是传统信贷的翻版,草根P2P企业则是“把民间借贷行为转移至线上”。相比草根P2P企业,专业从事信贷业务的传统银行无疑显得更加可靠。这些公司是专门从事信贷的,更具专业优势,风险控制水平、客户资源和数据储备均高于纯民间草根的P2P企业。
新玩法:去担保化
网站进行本息担保,或是有强力担保公司,这是目前市面上一些P2P平台最爱强调的金字招牌。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投资人在银行等传统金融公司理财时,要签订的一张并不能承诺本息的风险告知书。
投资到底应该有人出来担保吗?如果坏账太多,超过P2P平台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围,用户当初获得的担保承诺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银监会创新部主任王岩岫表示,P2P本身不应进行担保,不得承诺贷款本金的收益,不承担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近期,陆金所官方多次释放出信号,表示将逐步取消第三方担保。陆金所副总经理戴修宪表示,采用个人信用评级的方式开展业务,并允许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自主选择投资产品将成为其发展方向。
而据腾讯科技观察,传统金融公司在进入P2P领域后,大多数并不愿意为其标的作出担保。
张扬认为,P2P作为一个信息平台,一方面对接融资方另一方面对接投资方,严格来讲没有任何资质与权力去做双方任何一方面的担保,“而平台不一定能兜得住所有的项目,之前所有的投资人的权益就没办法保证,而担保公司介入的话,又会增加融资成本,压缩投资人的获利空间”。
目前,包括证大e贷等金融血统的P2P平台更愿意用“风险储备金”这一概念来代替担保。而建立“风险储备金账户”,同时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进行资金托管、资金使用监督的机制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投资有风险,这一概念其实人人皆知。作为投资人,有责任去了解并分析自己所投标的的情况和风险,而不是只看收益就去抢而不顾其是否是个“烂标”。在担保与否方面,传统金融公司已经开始设定规则。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