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1日开始,海关总署《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正式实施。这项新规将对通过电商渠道交易的进口商品实施重点监管,其中特别表述了关于个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进口商品的相关规定。
此举预示着以个人身份从事海外代购的商业行为将受到监管,如因未报关而遭举报,或被视为走私。而目前在大连市场,记者了解到,多数官方渠道均报关缴税,一般税费有商家自行承担,而个人海外代购仍处于观望态势。
市民徐女士经常通过大连的卖家购买海外产品,不久前刚刚购买了一批奶粉。“这家店主应该也是处于中间代理环节。”徐女士说,通过卖家订购的奶粉从海关入关,所有报关程序由卖家完成,自己只需在指定的邮局或地点领取商品。
“所有奶粉都经过报关程序,缴纳了关税。 ”徐女士说,在领取奶粉时,由自己缴纳关税,并将凭证交付于卖家,对方根据凭证返回税款。
“目前大连市场海外代购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海淘’,一种是‘海代’。 ”经营5年海外奶粉代购的刘女士表示,“海淘”是指通过国外网站购买产品,目前在大连比较流行,很多年轻人都采用这种方式。“我们这些卖家其实也是通过代理来销售。”
刘女士表示,一般情况下,代理身份多数为官方,也有一部分代理商身份无法核实。“官方代理都会报关,而其他代理商可能会有选择性报关。 ”刘女士说,官方依托的是国外海淘网站,相对正规。
部分代理商其实也是中间商身份,由于普通消费者不了解国外购物网站的信息,利用差价挣钱,在报关程序上就可能存在问题。比如某批次可能报关,而有的批次以个人携带商品入境,逃避关税。
在新规出台后,关于海淘企业的资质将进行严格监管,“很可能会淘汰一批不具备资质的企业。”刘女士说,届时可能会对海淘市场有所影响。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