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判断货币当局是否主动施加影响的逻辑

判断货币当局是否主动施加影响的逻辑

由于QFII的整体规模较小,因此在后续的分析中主要考虑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顺差产生的外汇流入。因此,通过将经常项目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汇流入规模与外汇占款的变化进行对比,能够发现人民银行是否对汇率施加了影响。接下来,一起来看看详细的资讯吧。

  按照目前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外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流入中国:一个是经常项目下对外贸易产生的外汇收入,净流入规模大致为贸易顺差,外商因直接投资流入中国的外汇收入,以及QFII投资我国资本市场而形成的外汇流入。在这三个主要的途径中,QFII规模较小,


  截至2014年7月30日,QFII的投资额度仅为578.98亿美元,而2013年全年,贸易顺差为2597.53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额度为1175.86亿美元。在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顺差方面,2005年以前,因外商直接投资而产生的外汇流入规模更大,2005年之后贸易顺差则产生外汇流入的第一大渠道。


  在结汇方面,2007年以来,经常项目方面,企业可根据经营情况自主保留外汇,但QFII和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汇依然实施较为严格的管理。


  由于QFII的整体规模较小,因此在后续的分析中主要考虑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顺差产生的外汇流入。  在厘清了外汇流入的主要渠道之后,可以按照如下路径来判断人民银行是否主动对汇率施加了影响:如果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显示有外汇流入境内,则会产生较大的结汇需求,即企业需要卖出外汇、买入人民币。


  按照以上对于外汇市场层次的分析,可以将这一潜在的结汇需求向结汇行为转换的路径作这样的设想:企业先将外汇卖给银行,银行再将不愿意持有的外汇头寸卖给人民银行。在这一过程中,人民银行是外汇的最后买家,这与我国外汇占款余额的日益增长相印证(在外汇占款以人民币计的情况下,也有人民币升值的因素)。


  但如果在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均显示有外汇流入,而外汇占款余额不升反降,说明人民银行也在银行间市场抛售外汇,这一行为无疑会增加外汇的卖量,引导形成较低的中间价,推动人民升值;同样,若外汇占款余额上升的幅度大幅高于实际流入的外汇,则说明人民银行用相应的价格引导市场提供大幅超出当期外汇流入规模的外汇卖量,进而形成较高的中间价,推动人民币贬值。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