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世界服装鞋帽网的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沈职业打假人“转战”异地 异地打假因被沈阳商场熟识。
沈阳的张先生7月6日在盘锦三家商场买了数量不等的大米、茶叶和电源插座三种商品,花销超过5000元,而这三种商品,都是在已知“有问题”的情况下购买的。
昨日,张先生找到商场进行维权。
11袋“问题”大米
打假人索赔1万
昨天上午,张先生向记者展示他购买的“问题”产品,11袋10公斤装的大米、15袋茶叶和数十个电源插座,“以插座为例,新国标要求三相和两相插孔分开,有5个孔,但是商场现在卖的还是三相和两相插孔合在一起的万用孔插座。这大米,国家已经明确规定不许在外包装上印有“中国驰名商标”,可商场还让这样的商品流通进来。还有这茶叶,我之前在沈阳的超市里就发现了该茶叶的注册商标有问题,既然有问题超市为啥不下架呢?”
张先生毫不避讳地表示就是冲着有“毛病”才去买的,并给每一样商品开出了赔偿价码,“在退货的前提下,大米10000元,插座10000元,茶叶2000元。”
记者随同张先生来到其中一家商场,商场一位负责人表示,“之前已经跟张先生沟通过,但张先生的要求实在难以满足。”
说这话时,该负责人有些激动,“商场出了问题,我们不回避,我们也承认把关上出了些问题,如果是一个两个,自己使用,我们愿意退一赔三,甚至退一赔十,但像他这样的,一买好几十个,动辄赔偿上万,我理解不了。”
职业打假人自比啄木鸟
称利己利人
该负责人将三种商品的三名供货商找到了办公室,在僵持了好一会儿后,三名供货商都报出了自己的底价:大米和插座都愿意在退货的条件下,两家各出1000元,而茶叶供货商愿意退货,但不承认自家商标有问题。
在张先生看来,这点赔偿还不够从沈阳来打假的盘缠钱,“算今天是第五天了,吃住不是钱啊,这和要求的相差太多。”随后双方不欢而散。
对于知假打假的维权行为,张先生将其比喻成啄木鸟,“树上有虫子,啄木鸟啄虫子,不光自己能吃饱,对树木也好。我也别说得那么高尚,个人有益是前提,社会有益在其后。”
商场负责人:
异地打假或有“内线”
在商场负责人看来,张先生能够又快又准地找到问题商品,跟有当地人接应不无关系,“他当天来我们商场,我就看到盘锦当地一个专职打假人跟他在一起。”
张先生表示自己第一次到盘锦,有些事宜不清楚,会咨询相关朋友。对于这些朋友是不是职业打假的,张先生没有正面回应。但他也不否认沈阳很多职业打假人士,他都熟悉。
当问到这是第几次维权时,张先生挠了挠头表示记不清了,“只要路见不平就会一声吼。”
被问到通过维权得到了多少赔偿数额时,张先生则不太好意思,“反正能够供生活需要,其实我本身也有工作,这也不是我惟一的生活来源。”
商场负责人对于像张先生这样的个人或者组团打假人,无奈中带着感慨,“有时候挺佩服他们的,《商标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那可都是熟稔于心。”
有线索欢迎上新浪微博@华商晨报-盘锦 盘锦新闻热线:13998714025
界定
“知假买假”受法律保护
关于职业打假在法律范畴的界定,记者咨询了北京盈科(沈阳)律师事务所夏辉律师。对方表示,最高法在今年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知假买假”可受法律保护,并已于3月15日起施行。
“但对于‘知假买假’请求惩罚性赔偿是否予以支持,无论法学界还是审判实践中都存在不同认识。尤其是对于所谓职业打假人,甚至形成的一些公司‘知假买假’,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
而张先生倒不希望选择走司法程序这一方式。“能跟商场私下达成和解的,只占我维权的一小部分,大多数还要走工商,甚至上法院起诉,我是败诉多于胜诉吧。”他表示,不管怎样维权这条道路会走下去。
揭秘
沈阳打假人为啥频去异地
据商场负责人介绍,这是他们今年接待的从沈阳来盘锦知假打假的第四拨人了,有组团来的,也有单枪匹马来的,“每一个人的名字我都清晰记得。”
对于异地知假打假现象,该负责人表示,“据我了解,首先有一些人已经在商场挂上大名了,施展不开,而且这样的人还容易被盯上,我听说曾有打假人肋骨都被打折了,所以他们不在当地找茬;其次,他们三番两次找到一些厂家和供应商后,也跟人家达成了一种默契,以之前一次茶叶打假为例,当时茶叶厂家赔偿了,职业打假人也跟人家保证不再找麻烦。最后就是同样的问题商品在沈阳出现后,在周边一些地市的商场中也有可能出现,这也是驱使他们到异地的原因之一。”
上述说法,张先生部分认可。“有人白天晚上都敲我家门,说我孩子的名字。有时候在探讨赔偿时,对方直接把我的直系亲属的名字地址都说出来了,这种情况我还咋维权啊,干脆放弃吧。”最后一种原因张先生也承认,“一些问题产品在沈阳可能下架,但我就想看看这儿有没有问题。”
至于跟厂家承诺赔偿就不再找麻烦,张先生表示,“那是他们说的,答应的,我可没说过。”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