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黑框眼镜,一袭米色棉质衬衣,没有张扬的红唇,没有锋利的高跟鞋,吴海燕的身上带着历经时光雕琢后的沉静和睿智。从事服装设计30年来,吴海燕凭借着众多的获奖作品,从西子湖畔走到了中国时装设计艺术的舞台中心,接受世界的审视和考验,掌声和鲜花。但舞台上的个人辉煌并没有让吴海燕感到满足,在掌声之后她慢慢地沉静下来。
吴海燕
中国顶级时装设计师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兼教授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
吴海燕部分履历
1993年作品《鼎盛时代》获首届中国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大赛唯一金奖。
1995年评为首届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
1995年被日本朝日周刊誉为中国“五佳”服装设计师之首。
1997年评为中国首届“金榜”设计师第二名、新闻排行榜第一名。
1998年应国务院之邀为随访我国的韩国总统金大中夫人设计礼服。
1999年作为中国服装设计师优秀代表携作品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举办的“99巴黎•中国文化周”中华服饰文化展演专场。
2000年在北京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北京吴海燕服装设计有限公司”。
2001年获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颁发的唯一设计师“金顶”奖。
2006年为chr(34)天下河坊chr(34)大型主题时装展演设计120套以杭州丝绸为主体的创意服装,演绎chr(34)东方丝国chr(34)的极致魅力。
作为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院长,她越来越坚信,中国需要一批顶级的、有思想的设计师带动更多大众层面的设计师,协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自此,人才培养和趋势研究成为了吴海燕举足轻重的工作。而在这次专访中,吴海燕老师为我们介绍中国美术学院纺织院的流行趋势的团队以及近期的研究成果。
记者:您所在的这个趋势研究组织是怎样的一个团队?
吴海燕:中国美术学院纺织院的流行趋势的团队就不光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它还有理工大学、科技大学甚至其他地区在我们学校读博的高端人才、博士后等等。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团队,我们的研究团队有将近80人,我是这个团队的主持人。
记者:这是近几年形成的流行趋势研究团队吗?
吴海燕:不是,因为我们从95年参与了中国服装流行趋势。我们从95年开始一直在世界上走,比如巴黎的PV的面料,服装流行趋势,也用了将进10多年的时间考察了德国的法兰克福国际家纺,意大利的乌迪内,包括日本的一些重要展会。应该是走全世界的时候,都在摸索全世界的趋势的规律性,但从理论上来讲还没找到完整的理论体系。
记者:那么在没有找到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情况下,是否已经摸索出一定的规律了呢?
吴海燕:近二十年的研究,我们摸索出一套规律性的东西,研究体系比如我们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基础研究,第二板块是预测研究,第三板块是设计研究,以及发布研究和应用研究。流行趋势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不光是你画的几张图,我是从这个团队是有基础研究团队,是从国际上一年政治动向以及文化思潮,经济流动曲线表象等等。我们回过来反思未来会怎么样,还有一个艺术设计前沿性的概括总结,我们是有一批专业的创作团队的。
记者:刚才您提到的基础研究主要有哪些内容?
吴海燕:基础研究里面我们还针对中国市场对中国品牌,不同市场如面料市场,服装市场,高中低市场不同的进行研究,过去一年的趋势,款式等细节性的我们都要做基础研究。预测我们是有一批成熟的设计师跟成熟的一些学术团队里面做设计的教学成熟的人,跟企业的里面的设计师一起探讨未来的动向。那么,一些设计是跟杭州政府一些产业结合的,最早从03年跟海宁的一些产业,后来跟中国一些家纺协会,跟上海的,北京的家纺博览会的趋势,现在做海宁皮革流行趋势以及杭州丝绸的流行趋势。
记者:目前你们有哪些研究成果?
吴海燕:我们总结了非常多的经验,要做成国际化,同时反馈非常好,跟全球的经济格局以及中国的一些品牌动向都非常的吻合。今年皮革流行趋势跟英国的圣马丁和其他一些学校,还有和企业品牌合作面料前端的创意、面料色彩的构成,包括对服装的样衣做出判断。发布成果一是流行手册,另外有动态和静态的,希望今年10月大家能够到现场去看。
记者:那么近期的流行趋势书籍主要有哪些?
吴海燕:今天我带过来两本。一本是《2014/15秋冬中国皮革裘皮服装流行趋势》,一本是《2015春夏中国丝绸流行趋势》。“2014/15秋冬中国皮革裘皮服装流行趋势”项目是由海宁市政府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和染织与服装设计系承办的。它主要围绕“科技、情感、共生、未来”分成“沁心”“超越”“融情”“默境”四个主题。而“2015春夏中国丝绸流行趋势”项目是由中国丝绸博览会组委会主办,杭州丝绸文化中心与品牌研究中心、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浙江凯鑫雅国际、金富春集团、达利(中国)、慕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万谷纺织、杭州市丝绸纺织协会联合承办,分为“穿越”“超维”“无边”“生存”四个主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