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制鞋材料 > 泉州皮革制品及制鞋产业产值增长超过两位数

泉州皮革制品及制鞋产业产值增长超过两位数

  捷报传来,面对依然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长短结合、多管齐下实施一系列组合拳已取得明显成效。当前,泉州鞋服企业库存压力逐步减轻,开始实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基本面企稳回升、日渐向好。

  从宏观指标看,7个月来,全市纺织服装和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产值增长双双超过两位数,纺织鞋服业规模以上销售产值呈逐月回升态势。

  纺织鞋服出口达60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58.3%,单独拉动外贸出口增长13.4个百分点。数字的背后,在商务部发布的第三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名单里,晋江市男装基地、晋江市鞋类基地双双入选,“泉字号”基地总数全省第一。

  如果说宏观指标不够生动,那么今年以来泉州鞋服企业的微观表现,则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浴火重生的内涵。

  “上半年业绩远超市场预期,连续24个月业绩下滑,让整个团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值得自豪的是我们顶住压力主动变革,成功实现零售转型。事实再次证明,我们安踏人从不惧怕变革,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是发布上半年业绩的当天,安踏体育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在微博上的一段话。

  营业收入41.2亿元、比增22.4%,纯利8.03亿元、比增28.3%。这一组鲜亮的数字,让丁世忠底气十足。经过两年多的转型升级,就在这个月,安踏率先在同行中亮出了上半年的成绩单,成为行业内首个营收转正的企业,在逆境中一举扭转了颓势。在安踏逆势上扬的同时,它的泉州兄弟们也不遑多让。今年上半年,三六一度、德尔惠、乔丹、利郎、九牧王等企业订单增长均超10%。

  行业翘楚阔步前行,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军团亦紧随其后。天伦天、圣弗莱、卡西龙等一批企业立足专业领域的生产优势,通过转型户外用品、儿童用品,让企业的经营业绩步入了良性上升轨道。爱乐、大东亚等一批企业通过加强管理、提升内控,赢得了国际知名企业的青睐,成功跻身锐步、阿迪达斯、保利、纽巴伦等全球知名品牌供应链。

  下游品牌商的成绩令人欣喜,而产业链上游的出色表现,则进一步传递着行业坚冰融释的温暖信号。以单家企业为例,浔兴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5.40亿元,同比上升10.08%;营业利润0.58亿元,同比上升28.3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0.53亿元,同比上升41.32%。如果从整个行业来看,全市纺织业今年各月增幅均高于15%,充分反映出服装和鞋业原料需求的逐步回暖。

  相关链接:第一届米兰鞋业技术论坛将于10月召开

  第一届米兰鞋业技术论坛将于10月召开。论坛由达尔康CIRSPIN公司主办,机械设备制造商力克公司人员将加入测试公司SATRA的演讲者队伍,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论坛重点讨论最新的技术,旨在助力企业降低成本,加速推动新产品至市场。议题包括3D打印技术、数字化打样、可持续性、新材料和制造方式。

  达尔康公司是一家英国软件公司,为制鞋产业供应CADCAM软件。来自该公司的演讲者将就增强现实技术发表主旨演讲,展示为鞋业提供解决方案的ShoeMirror系统。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